信息技術教學案例評比——目錄鏈接;
創意設計的提出要求學生掌握舉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增強學生的探索欲、實踐欲。
此環節以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的學習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環節
內容
教學雙邊活動
設計意圖
課
堂
拓
展
在圖片等其他元素上設置到網站、視頻等文件的超級鏈接。
(1)大膽猜想
為了使這只神奇的小手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我想讓大家進行大膽的猜想,你認為神奇的小手可能還有哪些功能?或者說,你想讓這只神奇的小手再具備什么功能?小組討論一下,并交流意見。結合課件流程圖分析
(2)拓展任務。
學生通過拓展任務證明自己的猜想。
(3)反饋交流。
拓展任務的設計通過大膽猜想引導了學生的多向思維。培養與提升了創新能力。并通過拓展任務
讓猜想得到有力證明。讓學生在發現學
習中提升了能力。
環節
內容
教學雙邊活動
設計意圖
課
堂
總
結
目錄鏈接的設置步驟
屏幕投影:
師生共同總結目錄鏈接的設置步驟:
1、 在各個版面上設置書簽。
準確定位、規范命名!
2、 將目錄通過超級鏈接和書簽鏈接起來。
播放“護圣火、反獨立、頌和平”視頻,融入情感教育。
歸納總結中再一
次回顧本節課學習重點,加以強化。并通過視頻展示達到情感的升華。
環節
內容
教學雙邊活動
設計意圖
知
識
鞏
固
課
后
作
業
利用本課所學知識,制作一份主題為“迎奧運、促和諧”的電子雜志。
要求:有目錄鏈接,張數不少于5張。
將上課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信息素養。
【教學反思】
上完課后,自己總體感覺還可以,課堂實際教學效果與教前預設相差也不大,基本上有效落實了課堂教學目標,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自己總覺得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因此自己在課后也總結了一些得與失,以待以后不斷改進和提高。
一、課前調動讓課堂更生動
由于借班上課,學生也不熟悉老師的教學風格和特點,在教學中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去適應老師的教學,師生互動效果肯定也受影響,因此我在課前和學生進行了充分的互動,先通過可愛、充滿活力的《baby》讓學生貽笑大方,并以“活力”為關鍵詞激發學生潛在的活力,并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展現他們的活力。隨后進行親切的介紹和鼓勵互動很快拉進了學生的距離,使得學生們馬上能適應了“陌生”的我,這些都為營造一個生動的課堂氛圍埋下了伏筆。
二、發現學習讓我和學生驚喜不斷
1、學生自我發現:為有效落實教學重點,在目錄上設置到各版面的超級鏈接,我放棄自己講授解決的方式,并通過預設有半數以上學生在3分鐘左右不能有效解決問題的實際,我“有意”給學生制造了障礙,讓他們去“碰壁”,去發現問題,創造課堂“問題素材”,我則在巡視中作記錄。然后在交流反饋中讓“遭遇”困難的同學展示問題,并鼓勵其他少數同學幫助解決,讓學生們在碰撞與矛盾中深刻地獲得了新知識。
在大膽猜想環節,通過設疑——猜想——證明三個系列步驟讓學生進行了充分的暢想和自主探究,讓學生在猜想中發現新問題,在證明中解決發現問題,并在解決中發現和提出新的問題,比較遺憾的是由于時時間比較緊張,新問題并沒有當堂進行解決,而是留在了下一節課,否則學生的學習效果可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