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加工的常用方法》導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會圖像的亮度、對比度和色階調整的操作。(用fireworks軟件)
2.過程和方法
以“任務驅動法”為主,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勤于實踐的學習習慣以及與同學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共同探討的能力,能夠根據信息呈現需求,結合自身的審美體驗,對圖像進行適當的調整、加工創作。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小組合作活動,培養合作能力及探討能力
(2)通過感受、欣賞圖像的美并激發創作欲望,形成積極主動地參與創作活動的態度。
(3)培養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勞動成果的品格。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難點:亮度、對比度與色階的調整
三、教學課時: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導入
展示圖片,通過對比,找出存在的問題。
教師總結學生討論的結果:
問題一:圖像太暗了。
問題二:圖像中的色彩亮度不夠強。
分析
討論
回答
小結
讓學生先分析圖像存在哪些問題,需要做怎樣的處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學習
1、讓學生閱讀教材,自己找解決方法。
2、解釋亮度、對比度的定義。
3、加工處理的方法
(1)問題一:圖像太暗了(亮度,對比度的調整)
讓學生自己調整亮度、對比度并演示講解操作流程。
(2)問題二:圖像中的色彩太暗了。(色階的調整)
①解釋色階的定義。
②調整色階。
③調整曲線。
④曲線不僅可以調整色階、亮度、對比度,還可以調整顏色。
4、指導學生如何保存一張優質的圖像。
閱讀
思考
實踐
實施任務,讓學生獨自探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通過問題的解決,來達到對圖像美化處理,從而達到學習目的。
通過操作來突破教學難點。
(三)實踐
任務要求:
① 根據教師提供圖片素材,分析圖片存在問題,給出解決方法。
②小組合作:根據解決方法,加工美化圖片。要求小組提交1幅作品。
分析
討論
思考
實踐
任務驅動下的小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四)
評價
① 小組自評:小組內相互評價,推選一幅作品提交老師。
② 教師點評:選兩個同學分別用調整亮度,對比度和調整曲線的方法來演示并講解操作流程。
③ 師生點評:展示小組作品,并進行評價。
總結:圖像加工處理的目的是改善圖像的質量,美化圖像,使圖像傳遞的信息能夠更好的表達作者的思想意圖。
分析
討論
實踐
點評
表現優秀的小組給予他們掌聲,激勵他們再接再厲,稍差的小組給予他們幫助,鼓勵他們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