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
【教學內容】
本節課學習內容為《初中信息技術》一年級上冊第2單元第4課《認識windows98的窗口》。
【學生分析】
關于“窗口”的知識,學生在以前的操作中已多次接觸,只是沒有明確這個概念。已用到過“寫字板”、“畫圖”、word等軟件,又了解到這個班的學生信息素養很好。所以本節課的學習,沒有必要把“窗口”的知識再一一講解給學生。教是因為需要才去教,因此,本節課我采用了“任務驅動,以導代教”的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windows98窗口的基本組成。
2.讓學生掌握對窗口的各種操作。
3.窗口大小的改變。
4.學生獨立思考、探索和自我開拓精神的養成。
【教學重難點】
1.windows98窗口的基本組成。
2.窗口的各種操作。
【教學過程】
一、熱情導入,激活課堂,引入新課
師:通過了解,我知道了一個秘密:同學們都很喜歡上電腦課。今天很高興能跟同學們共同搭乘同一艘輪船來遨游電腦知識的海洋,希望能陪伴同學們度過一次非常愉快的旅行!你們高興嗎?
生:高興!(課堂氛圍熱烈)
師:的確,電腦世界是一個奇妙的世界,在這個神奇的世界里,你可以做許多你喜歡的事,比如……(引導學生)。
生:上網學習、發送電子郵件、畫畫、打字等。(城市不少家庭電腦已聯網)
師:對啊,電腦的用處實在是太大了,而這些操作都需要在各種各樣的“窗口”中完成的,那么同學說掌握好窗口的操作重不重要,你們想不想學好呢?
生:重要!想!
師: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一下windows98的窗口,讓你們能更好的暢游在電腦知識的海洋里!
師:(展示課題)“windows”的中文意思是什么?
生答:窗口。windows98是由著名軟件公司microsoft(微軟)推出功能強大的操作系統,因其應用窗口化的圖形界面操作方式而風靡全球。
師:學習就如同在海上航行,只有明確了目標,才能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我們這節課的學習目標為:(展示幻燈片)
1.讓學生掌握windows98窗口的基本組成。
2.讓學生掌握對窗口的各種操作。
3.窗口大小的改變。
二、任務驅動,以導代教,完成新授課
出示任務1:以“寫字板”窗口為例,說出它有哪幾部分組成?(投影“寫字板”窗口(不帶各部分名稱))即目標1。
師:這個窗口相信同學們都不會陌生,有你知道它有哪些部分組成呢?
生:(回應熱烈,踴躍回答)
生1: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
生2:最大化按鈕、還原按鈕、最小化按鈕。
生3:編輯區。
師:完整的名稱應該是?
生4:文本編輯區。
師:剛才同學的回答都非常正確。那是不是窗口就只有剛才回答的那幾部分組成呢?
生:左右相看,小聲回答:不是。
師: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的名稱分別是什么呢?
生:想!(激發起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師:好,就讓老師來告訴同學們其它組成部分的名稱吧!
(靈活運用幻燈片的動畫效果,先重點圈出各部分,讓學生來回答它的名稱,回答不出的,投影出答案(強化新名稱的記憶)。如格式欄、邊框、標尺、文檔編輯區、垂直滾動條、向上微調、向下微調等。生:主動在自己的課本中標注沒有的名稱。)
師:請同學們打開寫字板,完整地記憶各部分名稱并兩兩提問。(生:各自打開記憶,兩兩同學相互問答)
師:展示“窗口”(帶名稱),強化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