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案例評比——目錄鏈接;
在教《目錄鏈接》一課時,我積極運用“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門現代的一種新的課程,我們應該以新的教學理念、方法、思想和模式來進行教學。如何組織好課堂教學,引發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成功上好每一堂信息技術課的關鍵所在。
在本人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應用了兩個《祖國騰飛》作品。作品都來自于我的學生,參加某次作品評比的參賽作品。作品雖然不能接近于完美,但是,至少學生的制作都是比較認真的。給上課的學生以比較:比較與這些同學之間的差距,在以后的制作中,學習過程中,能夠借鑒不少。至少也有目前努力的方向與目標。
其二,倡導團隊精神,培養合作意識。在書簽操作的時候,難免部分同學沒有及時掌握老師講解的要領,課堂上,教師巡視過程中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每個學生都顧及到。鄰桌同學互相幫助,由此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充分體現。
其三,培養自學,自主探究。在要求學生體驗超文本的優點時候,要求學生自己打開windows幫助,學生在摸索過程中,手腦并用,合二為一,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充分體現自主探究學習理念。
總而言之,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應盡量避免“灌輸式”教學模式。對于每一個知識點,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為前提,充分設計相應情境教學,老師精講甚至少講,學生多動手操作,以學生為主體,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環境中學習掌握新知識、新技能。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把握課的重點,找到突破難點的方法,而在細節的設計上,不要太局限,上課時可靈活處理。其次在每步教學子任務完成后,教師都要及時評價學生的勞動成果,通過展示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析,促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各知識點,進一步完善作品,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動力。這點,由于時間關系,做得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