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內容 提要]: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了興趣,就談不上愉快地 學習 ,不能愉快地學習,就沒有學習效率,沒有效率就是我們教師的失敗,所以,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每位教師苦苦探詢的一個 問題 。
本文旨在結合初中學生的心理 發展 階段的特點和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并 參考 部分 音樂 教學論文和專著而成,實際上也是我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構想。以如何提高初中生音樂學習的興趣為主題,以如何提高教師教的效率和學生學的效率兩個方面為目標,較淺顯的做了五個方面的敘述和探究。
[關鍵詞]:美育、激發興趣、創新、效率
初中生正處在人生重要的轉折時期,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開始初步形成,并逐漸轉向成人,是進行美育的重要時期。
那么什么是美育呢?
美育又稱為“審美 教育 ”或“美感教育”,是人類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類實現自我發展的重要途徑。美育是通過審美的方式來教育人。審美,就是對審美對象進行的感受、欣賞、評價和判斷。美育就是當我們對審美對象進行感受、欣賞、評價和判斷等審美活動時,生理結構和心理結構都會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從而不僅在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上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氣質和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因此審美教育是通過審美的方式來感化我們的身心,使之凈化、升華和提高。音樂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僅教學生學習唱歌,還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生動的表現力;它能夠陶冶學生的性情,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遠大的理想,激發學生熱愛生活,追求真、善、美。因此,音樂教育是開發學生智力的最好形式。
然而,在我的教學生涯中卻遇到過不少對音樂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如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成了我的一個不能釋懷的疑問,我深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音樂的興趣,便會對學習音樂產生強烈的需要,積極地投入學習,不再感到學習音樂是一種負擔或者是無聊的事,所以說,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
那么究竟怎樣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呢,經過了久久的思索與教學實踐,我 總結 出了以下的幾點經驗:
一、用創新和師愛激發學習興趣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一般來說,學生往往都會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那一門學科,如果每個老師都具有這種魅力,那么學生的學習會是幸福和快樂的。那這種魅力從何而來呢?我想,教師必須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那么學生也就熱愛、尊敬教師,愛上你所教的那門課。如果學生對某位教師沒感情,師生關系不融洽,就會對這門功課不感興趣,那么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都會受壓抑。
另外,教師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和精到的授課 藝術 來吸引學生,滿足學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們對學習材料充滿濃厚的興趣,去鑒賞、品味、思索,并獲得各方面的啟迪。教師還要熱愛自己所教學科,深入挖掘教材和 研究 初中生的心理發展狀況,以最簡潔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進行教學,使所教內容成為教師和學生的興趣中心,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方說很簡單的自我介紹,新學期開學我接了一個剛入校的初一年級,走進教師看到的是一張張陌生的笑臉。“作自我介紹吧!”同學們一臉的沒趣“哎,又是自我介紹。”我把我備課時設計的自我介紹形式介紹給大家,教室里頓時沸騰了,交頭接耳、互相討論,剛才失望的神情變得神采飛揚。自我介紹的活動是這樣開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