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四、用 現代 化的教學手段輔助學生
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主要有:多媒體設備、錄像片段、微型電腦、打印機等。
音樂課程中的欣賞課是以欣賞優秀音樂作品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水平,同時也是陶冶學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課型,其中所選取的音樂作品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頗為重要,作品貼近學生的生活和欣賞水平,那么學生自然 很容易接受。但我認為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能否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才能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欣賞口味和水平,而大多數學校里的這方面資料根本無法滿足這一需要,而網絡 資源可以極大地彌補這一不足。教師通過網絡搜集各類作品,分類整理讓學生欣賞,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興趣, 發展 學生審美能力的作用。
五、用分組合作的形式團結學生
分組合作學習是指把學生根據興趣愛好或知識水平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它的優點是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發揮全體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集合所有學生的智慧,還能使學生的優缺點互補,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上課時由學生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不管是欣賞課,還是唱歌課,都可以放手任由他們自己討論,取舍,然后選取最佳方案或答案。課下可由教師或音樂課代表組織音樂興趣小組,通過教師指導和學生自由活動,探究課程要求之外的音樂創作活動,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認知面,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現代 社會 越來越需要集體意識和團結協作意識強的人,而集體意識和團結協作意識不是隨便就有的,這是需要在人的一生中慢慢培養,而初中階段又是人生中的重要階段,所以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和集體意識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總而言之,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探索。贊可夫認為:“興趣是開發智力的催化劑”,實踐證明,學生對學習沒有濃厚興趣就會厭學。興趣不到“著迷”的程度,就不會出現靈感,更別談思維的創造性。所以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去激發學生心靈深處的強烈的探索欲望,其次為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教師必須酷愛自己所教的學科,并努力從事發現、研究 、探索,使之成為自己的興趣中心,從而要有效地去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精神才會豐富,思維才會靈活、多變、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