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環保周教案
2、實驗:吸煙小猴的模型(透明的胸腔)點燃一只香煙,用抽氣氣泵操作,引導幼兒觀察小猴的透明肺部有什么變化(會有許多的煙充滿肺部,并且里面的水會變黃)
3、觀看錄像,進一步了解空氣被污染的危害性。
教師:我們有幾個小朋友收集了一些錄像帶,有的是家里爸爸媽媽幫忙錄制的,有的是小朋友在路上和生活中拍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幼兒自己解說)
4、 討論還有哪些情況也會造成空氣被污染。
五、 運用已有的經驗,討論。
1、教師:空氣被污染了,我們的生存就受到了威脅,我們要怎么樣才能保護我們的空氣不被污染呢?(幼兒分組討論病回答)
2、 結束:我們回去再找找看,有沒有保護空氣的辦法和資料,下一次我們繼續討論。
14、環保教案:有用的無機垃圾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有些垃圾經過處理后可以變成有用的東西。
2、初步辨別無機垃圾,并嘗試投放在黃色的分類垃圾桶中。
3、認識循環再造標志。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
2、若干個黃色垃圾桶和塑料筐.
3、各種實物垃圾和垃圾圖片。(無機垃圾和其他垃圾)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情境對話《垃圾的煩惱》。
教師:“瞧,這是什么地方?”(無人管理的垃圾場圖片)
“聽聽垃圾都在說些什么呢?”(播放課件,無機垃圾的對話)
二、辨別無機垃圾,嘗試將無機垃圾投放在黃色的分類垃圾桶中。
1、“剛才聽了這些垃圾的對話,有哪些垃圾不喜歡呆在這亂七八糟的垃圾場里呢?”
“他們為什么不喜歡呢?”
(幼兒回答,課件出示這些無機垃圾的圖片)
2、教師小結:這些易拉罐、紙板箱、玻璃、塑料杯都被稱為無機垃圾,這些無機垃圾如果從這個沒人管理的垃圾場里分別出來,被送到垃圾處理廠,處理廠的叔叔就可以用機器把這些無機垃圾都變成制造再生塑料、玻璃用的小顆粒了。
3、認識黃色的分類垃圾桶,請幼兒找出各種垃圾中的無機垃圾,并投放在黃色的垃圾桶中,其它的放在筐中。
三、認識循環再造標志。
1、“還有很多垃圾都是可以再回收,經過加工變成有用的垃圾,那怎么知道他到底有沒有用呢?”
2、課件顯示循環再造標志:“沒事,只要看到我印在上面,那就是有用的東西,千萬不要隨便扔哦!”
3、教師幫助幼兒認識循環再造標志。
4、出示一些印有循環再造標志的實物。
四、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尋找更多印有循環再造標志的有用的垃圾。
15、我們身邊的垃圾
活動目的:
了解垃圾的危害,能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減少垃圾的產生,提
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孩子和家長一起收集的資料、垃圾圖片
活動過程:
1、 談話。“你見過哪些的垃圾?”
2、教師出示垃圾圖片。
3、“這么多的垃圾都是從哪里來的?”引導幼兒知道生活中自己每天都會制造很多垃圾。
4、“如果每個人每天都制造許多的垃圾,會怎樣?”引導幼兒討論,了解垃圾對生活環境造成的危害。
5、師:你們知道垃圾嚴重的影響我們的環境,除了老師,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愛護環境,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愛護環境的大行動中呢?引導幼兒討論。
6、小結:我們在生活中要愛護環境,講究衛生,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減少垃圾的產生,并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愛護環境的行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