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剪紙:夏天的樹“木木”
活動目標:
1、了解“木”字的剪紙順序,學習對折剪紙。
2、發揮想象,嘗試用不同的線條進行裝飾,剪出造型特別的“木”字。
3、樂意參與剪紙活動,體驗剪紙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材料:剪刀人手一把、各色蠟光紙、彩印紙若干、鉛畫紙一張、鉛筆人手一支,糨糊3盒。
2、 黑板一塊、記號筆一支、范例紙(大)兩張、展板一塊。
3、幼兒經驗:剪過窗花。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認識“木”字。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夏天的什么長的茂密?今天老師帶來一樣東西,請你看看是什么?
對!這就是一個字,木!木!木!樹木的木!你覺得這個“木”字像什么呢?
那誰知道我的這個“木”字是怎么出來的?(剪出來的)我是怎么剪的呢?(紙對折、畫、剪)老師在畫的時候還做了一件事,請你們來看一看,
二、通過兒歌,了解“木”字的剪紙順序。
1、 教師邊念兒歌邊畫出“木”字:陽光照在大樹上,葉子張開了臂膀,跳起了舞,迎接我們的到來。
剛才老師在畫的時候還做了一件什么事?那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師幼共同念詩歌)
3、比較畫的“木”字和剪出的“木”字的不同:那你看看我剪出來的“木”字和黑板上畫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你只畫了一半,卻剪出來一個)我畫的時候是在紙的正面還是反面畫的?
三、創作不同造型的“木”字
1、首先,老師這兒有一張紙,如果我要剪一個高的“木”,應該怎么折?如果要剪一個矮的“木”,應該怎么折?
1、畫“木”字上的豎:誰來畫特別的陽光?
2、用不同的線條表現“木”字的身體:樹上的葉子都是一樣的嗎?還有什么樣的葉子?(請幼兒創編鋸齒狀、波浪線、曲線等線條畫出葉子)
3、畫出舞動的“木”字的斜筆:葉子隨風擺動跳起了舞,誰來畫葉子跳舞的樣子?
4、請一客人老師剪“木”字:請客人老師來把它剪出來,看看這個“木”象不象一棵樹?
四、通過身體模仿樹的造型,激發幼兒想象力
1、幼兒剛才小朋友畫了一棵樹,現在老師就變成了一棵樹(師張開手臂做大樹狀)大樹除了可以這樣長還可以怎么長?你可以用動作來表現一下,等會去畫的時候就可以把你剛才的造型畫上去。
四、激發幼兒創作興趣
1、 幫助幼兒梳理畫和剪的過程中注意的問題:
樹林里可不只一棵樹,我們怎樣將一棵樹變成一片茂密的樹林呢?
那么在畫和剪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
對折后在可打開的一邊畫還是在折起來的一邊畫?如果你需要剪一棵高的樹,要選擇怎樣的紙?怎么折?
2、熟悉兒歌內容:如果你在畫的時候忘記了畫什么怎么辦?(念兒歌)(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
3、提出要求:
(1)看誰能剪出特別的“木”字?
(2)要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凈。
五、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念兒歌,幫助幼兒梳理繪畫、剪紙順序。
2、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大小的各種紙剪出不一樣的“木”字。
3、可先畫再剪,熟練后也可直接剪。
六、幼兒作品展示。
1、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貼于展覽區,互相欣賞。
2、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作品。(介紹自己所用線條的特點并自我評價)
3、 師出示個別小動物,增加情趣,激發創作興趣。(你們剪的都很好,有些小動物都忍不住跑到樹林里玩游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