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剪紙:夏天的樹“木木”
《夏天的樹“木木”》設計思路:
本活動是在開展《上小學》這個主題活動中生成的一個剪紙活動,開展的幼小銜接活動,讓孩子認識一些簡單的漢字,加上孩子在之前的主題中剪過窗花,嘗試將兩者結合,設計了這樣一個剪紙操作活動。
在這個活動中,雖然是讓孩子認識簡單的漢字,但又不是以學字為主,我選擇了一個比較簡單的漢字“木”字,是為了讓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得到發展。我主要是以“木”字邊線的變化和造型為重點,突出“木”字的多樣性。我為孩子提供了蠟光紙和彩打紙,讓幼兒的精力集中在邊線的創造上,但是紙的大、小,長、短是不同的,讓孩子自由選擇剪出不一樣的大樹。
通過“木”字的直接呈現,了解中國文字都是象形的,激發孩子創作的興趣,并且將剪出來的各種“木”字,變成一棵棵樹,組成一幅畫,讓孩子在整體感官上也得到享受。
活動中以一首兒歌,幫助孩子了解“木”字的剪紙順序,再此基礎上用不同的線條表現想象陽光、葉子和葉子舞動的各種樣子,用身體動作表現樹木的不同生長樣貌,從多方位體會“木”字的不同造型。在這個活動中,比較難抓住的是孩子的一個全局觀念,所以在紙的提供上和紙的折法上也做了一定的考慮。在最后展示作品時,能自我評價自己用的不同線條,教師出示的幾個小動物,給活動增加了情趣,讓孩子體會的剪紙成功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