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邏輯-數學智能課程的研究
幼兒園中班邏輯-數學智能課程的研究榮懷藝術幼兒園 劉設珍 一、課題研究地現實背景及意義
(一) 研究的現實背景
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確立了“三級課程”管理的課程管理體系。《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施行)》明確指出:“為保障和促進課程對不同地區、學校、學生的要求,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這表明國家課程計劃分成 三個部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
我國幼兒園現行的課程管理體制是,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頒布《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施行)》,規定總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領域和實施原則,再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制訂執行《綱要》的具體指導意見,自行決定本園具體課程和教學方法。這就是說,我國幼兒園課程的權利主題和開發主題都是幼兒園。
浙江省教育廳對幼兒園課程改革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在新世紀初,重新組織有關幼兒園課程的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一期學習了國家教育不頒發的《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施行)》,總結了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經驗,編寫了《幼兒園課程指導》。
但我們看到《幼兒園課程指導》的“教育活動設計”部分,基本上屬于預成課程范圍,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還要適時地生成出新的相關的教育活動。
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為兒童早期教育和學習提供了廣闊發展的藍圖。早期教育的實施在于沿著多元智能的方向,有層次地、分結構地為兒童創設多元的、豐富的、有秩序的環境,滿足兒童智能發展的選擇,這將促進兒童早期多元化發展,使其優勢智能得到支持,其弱項智能得到重視。當今世界各國的先進教育,已將多元智能理論列入教育的實驗課程中,納入各種教育環境中并開始了全面的推廣。
為此,我們以《幼兒園課程指導》和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結合幼兒園實際,在中班兩個實驗班開設邏輯-數學智能課程,并進行一學年的研究,探討幼兒邏輯-數學智能開發的有效途徑、方法和策略,根據每個幼兒的智能差異,從小培養進行個別教育,發揮智能優勢。
(二)研究的目的
1、通過邏輯-數學智能課程的研究,培養幼兒初步的邏輯-數學能力和形成一定的思維品質。
2、激發幼兒邏輯-數學的興趣,培養探究精神,促使幼兒好問、好追究、愛分析、愛假設、愛驗證。
3、開發出一套的邏輯-數學智能培養的操作材料。
(三)研究的意義
邏輯-數學智能是一種變向理性思考的智慧,邏輯-數學智能強勢的人有明顯的理性色彩,發展這種智能有利于培養理性思維能力和嚴謹的態度,有利于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思維的抽象現和條理。本研究利于邏輯-數學智能發展有優勢的幼兒得到有效的開發,而且操作性強,便于更多的家庭對孩子進行智能培養。
二、國內外關于同類課題的研究綜述
(一) 國內外關于同類課題的研究
已有研究表明,兒童不是學會算術的,而是重新發明算術的。說明數概念不是按我們成人意志能直接教會幼兒的,通過幼兒動作的建構、動作內化、發明來學會數概念的。為此幼兒數教育從教師的教為主轉向幼兒的動為主,但這并布放棄幾十年幼兒數學教育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如有目的、有計劃、由淺入深的內容和教學要求等。
上海市靜安區南陽實驗幼兒園,于1995年建立了“正式與非正式數教育最優化教學模式”的研究,以試圖通過建立一套可操作的教學模式,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教育符合幼兒認知心理和學習特點,啟蒙可持續發展的創造性能力和發展性能力;教育具有促進全面發展和面向每一位幼兒的鮮明特征,實施素質教育;教師適時引導與幼兒主動的學形成動態的有機聯系,形成有利于幼兒發展的教學過程。正式與非正式數教育最優化教學模式提出的假設經過三年小、中、大年齡的實驗驗證,取得了一定成效,為學前教育提供了一種思路、一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