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發展幼兒的數學—邏輯智能呢?
怎么發展幼兒的數學—邏輯智能呢?發展數學—邏輯智能的起點是幫助孩子適應數字。和發展其他智能一樣,愉悅來自熟悉、成功和樂趣。當孩子3、4歲時,他的數字愉悅性是指對數字感到有趣。適應數字的孩子喜歡數數(喜歡數任何看上去能數的東西),收集東西,進行比較。5歲時,孩子發展到能進行簡單的運算,同時還是喜歡收集東西和比較。
要發展孩子的數學—邏輯智能,父母可以和孩子做游戲。家長需要在旁邊控制孩子,從而確保他們的游戲和孩子的能力是相適應的。
下面所提的,是父母和孩子在相互作用和活動中,可以發展孩子數學—邏輯智能的建議。
數數
對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數數幾乎和呼吸一樣自然。孩子們需要早點開始數數,并且經常數數。家長應該抓住機會和孩子一起在有趣的方式下進行數數和比較。
當孩子只能聽的時候,就像你在講故事或哼歌一樣,你也應該數數:當你帶著他走路的時候,可以數臺階;當你打開購物袋,往冰箱里塞東西的時候,可以數一下買了多少食品;數一數你遞給孩子多少積木。當孩子長大一些后,他能夠開始簡單地數數。不管數的是積木,還是襪子、湯匙,不管數到3還是數到10,無論如何這些事情要經常發生。
在一種具有更多指導的方式中,你可以在餐桌上擺湯匙的時候,數“1…2…3…4…5…6”,然后讓孩子把湯匙收拾起來,讓他再一邊數一邊把湯匙放回去,“1…2…3…4…5…6”。當然,孩子大些后,數字可以增加。對更大些的孩子,湯匙可以兩個一數或3個一數。
比較
比較是一種孩子能經常發現樂趣的事情。家長可以成為一個“假裝的魔術師”,然后用一塊手帕或一塊裝飾物,問孩子左手里的糖多還是右手里的多。等孩子猜完后,把糖放在桌子上,數數看他是否猜對了。
比較并不僅僅局限在數字中:可以問“紅汽車大呢,還是藍汽車大?”或者“奶奶的房子大呢,還是我們的大?”或者“爸爸是去商店呢,還是去學校?”或者“雞蛋重呢,還是一片面包重?”當然這些問題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習慣對不同事物的相關成分進行比較和對照,然后作出判斷。
計算
計算,在小時候一般僅僅指加法。對5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把簡單的阿拉伯數字加起來(數字要小于10,和也要小于10)這是一個很好的目標。有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從一個阿拉伯數字中減去1或2。
家長對孩子的挫敗感水平的了解是很重要的;這些活動都應該看成是一種游戲,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說,讓孩子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取得成功,這很必要。讓孩子在容易成功的水平中計算,保持他的學習熱情,這比推著孩子,督促他們學習,然后孩子體驗到失敗和挫折要好得多。
記錄
記錄,也就是保持發生的事情的痕跡,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但是,給予孩子這種能力時,實際的記錄、記錄的保持都需要成人來做。
人們經常拿事物來做測試和實驗。“我想知道如果我們把冰淇淋放在餐桌上,多久會化掉?”這種問題很有趣而且能發展孩子的數學—邏輯智能。過了幾天,家長可以說:“讓我們來看看冰淇淋放在冰箱里,但不是冷凍室,它會化得更快還是更慢?”或者“吃多少口才能把整個蘋果吃完?所用的時間是比吃一個梨多還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