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教學案例
多元智能教學案例中國有句俗語:人各有所長。放眼四顧,我們常常看到生活中有人工于運算,有人精于言談,有人長于舞蹈,有人專長繪畫……
1983年,哈佛大學加德納博士指出人有多種智能,并同時指出:如果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教育,每個人都能使自己的各項智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他的理論給我的啟示是,教師在教學中如能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智能潛質,依據多元智能理論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法,就能真正地立足于學生實際,做到因材施教。
以下便是一個視覺一空間智能在語言教學中成功應用的案例。
所謂視覺一空間智能,是指人們利用三維空間的方式進行思維的能力,通俗地說就是指那種把外在空間的影像“具體化及立體化”的能力。一般空間智能高的人,都是善于掌握空間、形狀、線條、色彩,還能創造或解釋圖形信息的人。建筑師、設計師、雕刻家、畫家等都是空間智能較高的人。
上學期在我任教的班級有個從外地剛轉來的女孩,她的空間智能比較發達,平日能說會道,能唱會跳,她演的小豬小狗繪聲繪色,她畫的花花草草栩栩如生。平時同學們都很愛在她身邊湊,因為她總能想辦法把別人逗樂。按說這樣的孩子應該是很有靈性的,但是開學初期。她的父母就對我說:孩子自小基礎差,語文數學成績都不好,學習上實在“不太聰明”,還說她很討厭、很害怕上英語課,現在到了四年級,只怕是越學成績越跟不上了。
我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她真像他父母說的那樣:上課總是與課后形成鮮明的對比。每節英語課,她都是靜靜地坐在座位上,好像老師講的知識和她沒有一點關系。我曾多次鼓勵她勇敢發言,但她總是羞澀地搖頭,說得多了,她就自卑地低下頭,再不敢抬頭看我了。
這天下午我在批改學生的英語考試卷,發現她的卷子幾乎是空白。
我把她找到辦公室來。試卷不難,大部分都是單詞,記單詞是小學高年級英語的一項主要任務呀。“你回家練單詞了嗎?”“練了。”她小聲地說。“真的練了嗎?怎么還錯的這么多?”“我真的練了。”她漲紅了臉跟我解釋,隨即又低下頭“就是練不會。”認真練了還能不會?我有些生氣了,但看到她的表情,我又把火氣壓了壓。“你是怎么練得”“我一遍遍的寫,就是記不住,有時還把單詞的意思混了”。把幾個顏色的單詞搞混了。
我沉思地打量著眼前的孩子,沒說話。在其他方面那么有天賦的一個孩子,卻在背英語單詞這方面有這么大的障礙,如果我還是批評她,讓她繼續用她的方法死記硬背,她永遠也不會對英語感興趣,自然是越學越差。天天說讓孩子主動發展主動學習,卻不知道孩子連最基本的學習技能都沒掌握。就讓一切從現在開始吧!死記硬背對她來說效果等于零,那么什么方法對她有效呢?我突然想到有一次看她的積累本,整理得特別漂亮,在搜集的材料旁邊還能配上能表示合適意思的畫,看看很有意思的。我忽然想起校長曾講給我們聽的多元智能教數學實例中,那個用舞蹈果表達文字意思的姑娘。何不一試?我遞結她一張紙片,一盒彩筆。她驚有地看著我。“你很會畫畫的,老師很愛看你的畫。今天我們就用這些彩筆來記住這些表示顏色的單詞,好不好?”
“行。”她明白了我的意思,一臉欣喜。“你先用這些單詞表示的顏色,來畫你喜歡的畫。”于是,長長的綠綢子、藍色的衣服、白色的紙飛機、紅色的蘋果、黃色的梨,六種彩色的氣球,寥寥幾筆便在她的手中誕生了。“你畫得太棒了,現在你一邊畫綠綢子,一邊說‘green’”,很快這個單詞她就掌握了。“用這種方法再來試試其他單詞。”一會工夫,她說都記住了。“現在咱們來考一考,別害怕,腦子里就想想你剛才畫得這些東西。”20分鐘我幫她記住了以前她一個小時都難記住的10個單詞。“聽說你的表演也很棒,以后你還可以用表演的方法來記對話和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