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嬰幼兒訓練方案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繼續訓練小兒獨立行走的能力和行走的穩定性,以促進運動的協調性和軀體的平衡能力。可和小兒一起拖拉玩具車,教小兒拉著小車向前走、側著走、倒退走等。準備一個較大的皮球,成人將球滾到小孩子腳邊,教他抬腳踢球。
2、發展小兒走、蹲、彎腰動作。將玩具散放在各處,要求小兒收撿玩具交給成人或放在固定的地方。
3、訓練小兒下床。當小兒爬到或走到距床沿約30厘米處,就訓練他調轉身體,頭朝里腳向床邊方向,然后讓他們倒退著向床邊爬行,直至腳踩地。開始成人應在小兒背后保護一下,防止小兒動作不穩仰倒在地。可用同樣方法教小兒從坐在沙床上或椅上轉身下地。
4、訓練小兒手的靈活性和準確性。如教小兒學習畫畫、搭積木、用塑料繩將有孔玩具串起來。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睡眠。除夜間睡眠外,白天可睡眠2次,每次1.5~2小時。不要用威脅、恐嚇等手段,逼小兒睡眠,也不要給小兒講述恐怖的故事,以免小兒害怕而拒絕一個人入睡。臨睡前清洗臉、手、腳、臀部,排好尿,換上寬松保暖的睡衣,會使小兒感到舒適,易于入睡,這不但有助于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也便于孩子建立睡眠條件放射。
2、飲食。斷奶后,每日喂養的次數約4~5次,可安排在早、中、晚餐時間和白天睡眠醒來的時間。養成定時進食,定位進餐的習慣,鼓勵小兒自己動手吃東西。培養飯前便后洗手習慣。
3、訓練小兒在日常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培養小兒獨立的能力。教導小兒試著脫鞋、脫襪子,排完大小便試著提褲子,外出時自己戴帽、脫帽,爸爸媽媽下班進門可讓孩子幫助拿拖鞋給爸媽換鞋,給孩子洗手時,教小兒主動將手伸到水里,玩完玩具后幫忙收拾起來等等。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教育孩子禮貌待人。家里來客人要教小兒打招呼,問好,接受別人的東西說謝謝,客人走時揮手說再見。鼓勵小兒取糖果、水果招待客人,把玩具分給到家里來的小朋友玩等等。表演操也是教育幼兒的好方法。
(2)利用各種機會豐富孩子的語言詞匯,并簡單說明物體的用途與關系,擴大小兒的認識范圍,促進語言的理解與表達。給小兒看圖片、幼兒書籍、帶小兒到外面玩,教小兒認識物體的名稱,對著圖片或實物,詢問小兒圖片或實物的名稱及用途"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引導小兒回答,小兒回答正確時親親他,以示鼓勵。此時,小兒已開始喜歡聽大人講故事了,父母給孩子講故事時,開始要講得慢而簡短,發音清晰,富于表情,可根據故事的情節伴以動作,來增加小兒的注意力和興趣。孩子愛聽講過的故事,成人可多重復幾次,還可將小兒目睹或經歷的事情,編成故事。也可根據孩子的特點編故事,用它來加強行為規范和思想品德教育。
1歲半~2歲小兒訓練方案
一、小兒認知能力的培養
1、觀察能力的培養
(1)培養上下、里外、前后方位意識。如游戲時說:"球在箱子里。","小車在箱子外面。"等等。
(2)辨別多少。如分糖果給家人,看看分的是否一樣多,放桌上比比看誰多誰少。也可以用專門的圖畫,訓練孩子認識多少。
(3)比較高矮。讓小兒看爸爸比媽媽高,孩子比媽媽矮。用玩具比比看,哪種動物高,哪種動物矮,或直接帶小兒到動物園實地比較一下,也可看動物的畫片,如小烏龜和小兔子,小猴子和長頸鹿,誰高誰矮?若小猴子爬到高高的大樹上,是不是比長頸鹿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