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嬰幼兒訓練方案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獨自上、下樓梯練習。用玩具在上逗引或鼓勵小兒上樓,使其能不依靠家長或欄桿自己上、下樓梯。可選擇無扶手、只有3~4層的階梯練習。
2、雙足跳練習。成人可牽著小兒兩只手,教小兒蹦跳,逐漸訓練小兒不要扶持,雙足能同時抬起跳離地面。但是,不應當讓孩子過分迷戀于跳躍(特別是從高處跳下),因為幼兒在這個年齡段還沒有形成腳弓,過多的跳躍有可能形成平足。
3、繼續讓孩子多做動手游戲,發展手部動作。可用積木搭樓房,和孩子玩比賽拾物的游戲,比賽用繩子串珠的數目,學習用筷子來取東西,折紙等等,發展手部動作。
4、兩歲后可讓幼兒學做主動操。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繼續鼓勵小兒做力所能及的事,培養良好的睡眠、飲食、衛生等習慣和愛勞動,關心別人的品德。教小兒自己解開扣子,脫掉衣服,大小便后自己幫忙提褲子,洗手后用毛巾擦干手并將毛巾放回原處,自己用勺進食,游戲結束后將玩具收拾放回原處等。還應鼓勵小兒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這對將來智能發展和學習關系有較大促進作用。如小兒搭積木不成功,要求成人幫助,成人應鼓勵小兒再試一試,而不要馬上伸手相助,當孩子重復多次嘗試成功時,應鼓勵表揚孩子。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與人交往。訓練小兒和別人一起玩合作游戲,使小兒在游戲中懂得遵守一定規則,相互合作,團結友愛。多帶小兒接觸社會,教會小兒有禮貌地稱呼周圍的人。
2、利用各種機會擴大幼兒的詞匯量。如帶小兒上公園時,給他講他所看到的花草樹木的名稱,等等。教小兒用完整的句子表達意思,可經常讓小兒看圖片,給他講簡短故事,教他說歌謠。隨著幼兒理解能力的加強,在適當的時候,可教孩子掌握一些比較抽象的時間名詞、方位名詞的用法,如"今天不去姥姥家,明天才去。","剛才你吃了一塊糖,現在別吃了。","你在前邊走,爸爸在后面跟著你"等。并經常在話語中使用常用代詞"我、你、他(它)、我們、你們、他們、自己、咱們",使孩子逐漸理解各個代詞的指代關系。教小兒使用表達動作的詞,如"你拿著"、"扶著我","我領你走"、"抓住我的手"、"他們在踢球"、"上醫院扎針"、"用手拍球"。還可以通過說"不能一邊吃,一邊玩","我有手和腳",等等,讓孩子掌握"一邊……一邊、也、以及、和、同、跟"等連詞的用法,使孩子能準確、完整、連貫地表達意思,這對于提高小兒的交流能力起了很大作用。
3、培養小兒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情感 此階段小兒已形成了最基本的道德情緒,對成人的贊許會出現滿意的情感,對成人的譴責會產生羞恥的情感。開始能辨別簡單的是非行為。家長在進行道德教育時,除了以身作則外,還要激發兒童對符合社會道德的行為產生愉快、自豪、羨慕、向往的情緒體驗,而對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表示厭惡、羞恥、蔑視。及時表揚孩子好的行為批評糾正孩子不良行為習慣。教育孩子愛護玩具,有禮貌、不亂扔果皮、主動收拾玩具、公園的花不能摘、不隨地大小便,等等。要從小發展幼兒的美感,使他們學會看到美的東西會感到愉快,審美能力。
2歲半~3歲小兒訓練方案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觀察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