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達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教案
第一產業
比重
第二產業比重
第三產業比重
三大產業
比重之和
1980年 1990年 1994年 1999年 指導學生完成填表內容后,師生共同小結: 第一產業比重明顯下降 產業結構明顯優化 第二產業比重變化不大,仍占主導地位 第三產業比重明顯上升 探究活動3 結合課本“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圖和多媒體展示“1980年和1999年珠江三角洲各等級城市數量統計表”,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特點及主要原因。分析其城市分布的特點及主要原因。 要求學生回憶城市化表現有哪幾方面?促進城市化的原因很多,但要找出最主要原因。在珠江三角洲區域內,地形和氣候差異不大,所以河流成為城市選址的最重要因素。特點
主要原因
城市化城市數目增多,規模擴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形成城市群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動力城市
分布
大多數城市沿河分布
河流有強大的供水和航運功能探究活動4 結合課本第103頁“活動——是什么帶動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發展”,問同學們分別同意哪一個或多個觀點?為什么? 統計贊同各觀點的人數,在兩個贊同人數最多的觀點之間展開簡短辯論,(控制在5分鐘以內,如乙與丙之間,或乙與丁之間) 教師扼要小結:各觀點都有道理,只是站的角度不同。其實,珠江三角洲的迅速發展是眾多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當然其中最關鍵的應是改革開放政策。 探究活動5 以本地區為例,分析一個地區在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哪些問題(負面影響)? 可在上節課末布置學生課后去調查這個問題,第二課時一開始就讓學生代表匯報調查結果(最好分別請來自城市、郊區、農村等不同地方的學生來匯報展示,其它同學再補充),最后師生共同歸納總結: 環境污染嚴重(大氣、水、垃圾、噪聲等) 生態破壞嚴重(如自然生物減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主要問題:交通擁堵、住房困難、失業人數增多,就業困難、社會秩序混亂等 探究活動6 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快速發展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哪些?結合教材和多媒體展示的圖片(循環展示耕地減少,污染嚴重,交通擁堵,低級住宅區等圖片),討論這些突出問題產生的原因。 可將學生分為三組,分別討論一個問題(小組討論3—5分鐘),然后各組派代表分析原因,并使其成為全班同學共識,最后師生共同完成下表。突出問題
臨時小組原因分析
環境形勢嚴峻
一
工業生產、家庭爐灶、汽車、居民生活、社會活動等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垃圾、噪音等污染環境,治理和保護措施跟不上人地矛盾加劇
二
工業和城鎮建設用地規模擴展過快,使農業用地急劇減少,人均耕地銳減;供水日益緊張重復建設問題突出
三
不同地區和城鎮之間多競爭、少合作,只顧自身發展,盲目擴大經濟規模探究活動7 針對珠江三角洲存在的突出問題,探討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可仍以上述小組為單位,針對問題尋找措施,最后共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