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
師:1號和4號是同分異構體。下面再討論幾個問題。
(以上4分鐘)
[出示一塊小黑板:鑒別乙醇溶液和苯酚溶液,可和的試劑是____][指定學生]
生(22):第5號。
師:第5號是三氯化鐵溶液,溶液變成什么顏色?
生(22):苯酚溶液變紫色。
師:對了。還有嗎?
生(22):3號。
師:3號溴水也可以,其它都不能,對嗎?我要問一下:2號為什么不能?乙醇和氫氧化鈉不反應,苯酚和氫氧化鈉會反應的,為什么不選?
生(22):3號。
師:3號溴水也可以,其它都不能,對嗎?我要問一下:2號為什么不能?乙醇和氫氧化鈉不反應,苯酚和氫氧化鈉會反應的,為什么不選?
生(22):沒有現象。
師:對的。4號為什么不選?一個是中性,一個弱酸性,為什么不能鑒別?
生(22):苯酚也不能使石蕊變色。
[評述:學生在獲得了關于苯酚的結構和性質的知識以后,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應用階段時,為避免時常出現的只作簡單重復這些知識的缺陷,可用稍帶綜合成分的題目讓學生分析、比較,培養學生在新情境中掌握苯酚的結構和性質的知識,這有利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
師:[把小黑板翻過來,小黑板上:皮膚上不慎沾上苯酚,最好用--洗滌。①水,②naoh溶液,③稀鹽酸,④乙醇。]
[把題目讀一遍。]××同學[指定學生]
生(23):用乙醇。
師:為什么不用水來洗?
生(23):苯酚溫度低時不容于水。
師:不能說不溶于水,應該說--
生(23):溶解度小。
師:對。苯酚常溫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所以效果不如乙醇好。為什么不能用2號呢?它能和苯酚反應的,是嗎?
生(23):因為氫氧化鈉也要腐蝕皮膚。
師:因為2號屬于強堿,當手上沾有苯酚時,也無法估計它的量,強堿沾上去使皮膚“雪上加霜”了。
今天回去希望大家考慮幾個問題,下節課討論。
1.如何分離苯和苯酚的混和物?
2.如何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3.如何除去苯酚中混有的苯?
4.如何證明苯中混有苯酚。
(以4分鐘)
[下課]
[評述,芳香烴的衍生的雖不是中學有機化學的重點,但無論從結構還是從性質看,苯酚都是一個很典型的物質,用深入細致的方法進行教學是有很必要的。
在把苯酚跟甲苯的比較中,得到甲基和羥基對苯環的不同影響;在把苯酚和乙醇的比較中,得到苯環和乙基對羥基的不同影響,從而推論相關物質間在性質上的相似與差異,緊緊扣住了現象和本質之間的。使學生掌握的知識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現象上。這樣做的目的,不僅使學生的智力得到了發展,而且,就掌握知識來說,也因獲得的知識是有體系的,不是零碎的,使學生頭腦中的知識可容量大大增加。當然,這樣做,不能只從教師的主觀愿望出發,無論是為了探索事實,還是為了驗證結論,化學實驗是不可少的,而且,一些無危險,操作又并不復雜的試管內的實驗,應盡可能地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使他們身臨基境,比作為旁觀者可獲得更大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