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文化4
19xx年,中華民國成立。蔡元培(1868—1940)任教育總長。李四光(1889—1971)任湖北實業公司司長。
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
1918年,李四光和竺可幀(1890—1974)分別由英國伯明翰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學成歸國。
1921年,茅以升(1896—1989)和侯德榜由美國加利基理工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回國。
1926年,李四光發表《地球表面形象變遷之主因》,提出地殼構造形態與地球自轉速度變化有關。這是創立地質力學的開端。侯德榜任總工程師的永利堿廠生產出亞洲第一批純堿——紅三角牌純堿,在費城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獎。
1927年,陶行知(1891—1946)創辦曉莊師范。
1928年,國民政府設立中央研究院,任蔡元培為院長。李四光任地質研究所所長。竺可偵任氣象研究所所長。同年,歷史語言研究所組織河南安陽小屯殷墟的考古發掘。
1933年,茅以升主持修建錢塘江大橋。1937年完成。上層公路,下層鐵路,長1453米。
193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建立。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
1940年,蔡元培逝世。##唁電稱譽為“學界泰斗,人生楷模”。
1941年,侯德榜創研的聯合制堿工藝被命名為“侯氏制堿法”。
1945年,李四光發表《地質力學的基礎方法》。
1946年,陶行知病逝。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擴展:民國時期,我國科學家、教育家為了祖國科學和教育的繁榮與發展,進行了艱難的奮斗,在科學技術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舉世矚目的成果。但愛國科學家通過發展科學使中國富強的愿望,愛國教育家通過發展教育救國救民的抱負,終不能實現。我國的科學技術和教育發展仍遠遠落后于世界先進國家,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為當時中國處在北洋軍閥和國民黨反動政權的統治之下。要想真正地繁榮發展祖國的科學和教育,就必須推翻舊中國反動政權的統治,建立起嶄新的社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