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文化(精選8篇)
民國時期的文化 篇1
民國時期的文化(二) 教學建議
教學思路
本課重點介紹了在雜文、歷史劇、小說、電影、音樂、繪畫等領域涌現出的一批著名文學家、藝術家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掌握這類知識可以運用比較的方法從眾多的歷史現象中找出其共同的特征,也可以從其共同的本質中找出各自特征的表現形式。針對本課涉及的歷史人物及他們的成就,只要我們對這些歷史人物所處的時代,所取得的成就,所起的作用及其所處的地位,進行認真的比較,就會找出他們之間的異同、內在聯系、各自特點,從而加深對這些歷史人物的印象。
重點分析
郭沫若創作的六部歷史劇,借古喻今,表達了人民對國民黨頑固派黑暗統治的悲憤,對光明自由的渴望,為制止頑固派的@@降日活動,發揮了重要的輿論作用,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民國時期文學革命發展的原因:隨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不斷深入,一批愛國、進步知識分子用文學藝術形式進行斗爭,涌現了一批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進步文學是當時文學的主流。一些進步的學生團體,如文學研究會創造社,大量作家聯盟,團結和培養了大批文學藝術家,促進了創作的繁榮。
重點突破方案
對本課重點內容:魯迅的雜文、郭沫若的歷史劇及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的解決辦法可舉出實例來加深理解,活躍課堂氣氛。比如,選讀魯迅的某一篇簡短的雜文,郭沫若的歷史劇的片斷,欣賞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的作品等。就。"今天我們這節課先介紹民國時期在科學技術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民國時期的文化 篇2
地位分析
民國時期,由于我國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腐敗、經濟落后、外患嚴重,再加上國民政府的不重視,我國科技和教育發展緩慢。另一方面,許多科學家和教育家抱著救國救民的信念,辛勤耕耘,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他們的科學研究和教育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借鑒作用。但是在當時,他們的愿望和抱負卻無法實現。
教學思路
教師首選引導學生回顧:從商代開始,我國的科技就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可是,到了明清時期,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而我國封建社會已經走向衰落,又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造成了科技的全面落后。到了近代,我國開始引進、介紹、學習西方近代科技。民國時期,由于我國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腐敗、經濟落后、外患嚴重,再加上國民政府的不重視,科技和教育發展緩慢。但是許多科學家和教育家抱著救國救民的信念,辛勤耕耘,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然后讓學生講述六位科學家和教育家的生平事跡以及主要貢獻。在學生講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要點,進行必要的糾正、補充。講述完畢后,教師應該及時地引導學生總結每一位科學家和教育家的生平事跡中所體現出來的寶貴的精神,從中受到活生生的愛國主義和立志成才的教育。可通過列表的辦法,掌握本課的基礎知識。此表可以由教師列出,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列出。
重點分析
民國時期的科學技術。在北洋軍閥政府的統治和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時期,我國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腐敗、經濟落后、外患嚴重,再加上國民政府的不重視,我國科技發展緩慢。但是,由于科學家和教育家的個人努力,有為祖國富強而獻身的崇高精神,也由于他們有腳踏實地,勤奮治學的科學態度,因此,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還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我們應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崇高信念。
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蔡元培和陶行知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對北京大學的一系列改革,打破了封建主義對文化教育的壟斷,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陣地和“五四”運動的發源地。陶行知推行鄉村教育,立志教育救國。他們的教育思想和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借鑒作用。
難點分析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陶行知主張教育要同社會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育的舊觀念,形成了以社會為學校、學校與社會打成一片的嶄新觀念。培養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生產和創造的能力,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論。陶行知在中國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重點突破方案
解決辦法可以人物為中心,組織材料,講述李四光、竺可楨、茅以昇、侯德榜、蔡元培、陶行知等人勤奮學習、努力成才、報效祖國的經歷以及他們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主要貢獻,分析概括在他們身上所體現的可貴精神。
本課涉及的范圍廣泛、人物、成就也很多,可以將這些內容分類列表,提高歸納概括的能力。如按照一定的標準,把事物各個部分或各種屬性,聯合成一個整體來進行考察。本課內容包括科技與教育兩個方面。如把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竺可楨的氣象學,茅以升設計建成第一座近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侯德榜的“侯氏制堿法”作一歸納,便可形成“民國時期的科學技術”一個類型,知識歸納清楚,便于記憶。
課堂導入
一、教師可展示李四光、蔡元培等人的照片及相關圖片,提問學生對他們有何了解。然后引入新課。
二、教師可利用課文前的提示導入 新課:"民國時期,我國仍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腐敗,經濟落后,外患嚴重,使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經歷了艱難曲折的過程。許多知識分子抱著救國救民的信念,在科學、教育和文學藝術領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一些成就。"今天我們這節課先介紹民國時期在科學技術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民國時期的文化 篇3
地位分析
民國時期,由于我國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腐敗、經濟落后、外患嚴重,再加上國民政府的不重視,我國科技和教育發展緩慢。另一方面,許多科學家和教育家抱著救國救民的信念,辛勤耕耘,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他們的科學研究和教育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借鑒作用。但是在當時,他們的愿望和抱負卻無法實現。
教學思路
教師首選引導學生回顧:從商代開始,我國的科技就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可是,到了明清時期,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而我國封建社會已經走向衰落,又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造成了科技的全面落后。到了近代,我國開始引進、介紹、學習西方近代科技。民國時期,由于我國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腐敗、經濟落后、外患嚴重,再加上國民政府的不重視,科技和教育發展緩慢。但是許多科學家和教育家抱著救國救民的信念,辛勤耕耘,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然后讓學生講述六位科學家和教育家的生平事跡以及主要貢獻。在學生講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要點,進行必要的糾正、補充。講述完畢后,教師應該及時地引導學生總結每一位科學家和教育家的生平事跡中所體現出來的寶貴的精神,從中受到活生生的愛國主義和立志成才的教育?赏ㄟ^列表的辦法,掌握本課的基礎知識。此表可以由教師列出,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列出。
重點分析
民國時期的科學技術。在北洋軍閥政府的統治和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時期,我國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腐敗、經濟落后、外患嚴重,再加上國民政府的不重視,我國科技發展緩慢。但是,由于科學家和教育家的個人努力,有為祖國富強而獻身的崇高精神,也由于他們有腳踏實地,勤奮治學的科學態度,因此,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還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我們應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崇高信念。
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蔡元培和陶行知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對北京大學的一系列改革,打破了封建主義對文化教育的壟斷,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陣地和“五四”運動的發源地。陶行知推行鄉村教育,立志教育救國。他們的教育思想和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借鑒作用。
難點分析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陶行知主張教育要同社會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育的舊觀念,形成了以社會為學校、學校與社會打成一片的嶄新觀念。培養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生產和創造的能力,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論。陶行知在中國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重點突破方案
解決辦法可以人物為中心,組織材料,講述李四光、竺可楨、茅以昇、侯德榜、蔡元培、陶行知等人勤奮學習、努力成才、報效祖國的經歷以及他們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主要貢獻,分析概括在他們身上所體現的可貴精神。
本課涉及的范圍廣泛、人物、成就也很多,可以將這些內容分類列表,提高歸納概括的能力。如按照一定的標準,把事物各個部分或各種屬性,聯合成一個整體來進行考察。本課內容包括科技與教育兩個方面。如把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竺可楨的氣象學,茅以升設計建成第一座近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侯德榜的“侯氏制堿法”作一歸納,便可形成“民國時期的科學技術”一個類型,知識歸納清楚,便于記憶。
課堂導入
一、教師可展示李四光、蔡元培等人的照片及相關圖片,提問學生對他們有何了解。然后引入新課。
二、教師可利用課文前的提示導入 新課:"民國時期,我國仍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腐敗,經濟落后,外患嚴重,使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經歷了艱難曲折的過程。許多知識分子抱著救國救民的信念,在科學、教育和文學藝術領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一些成就。"今天我們這節課先介紹民國時期在科學技術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民國時期的文化 篇4
教學思路
本課重點介紹了在雜文、歷史劇、小說、電影、音樂、繪畫等領域涌現出的一批著名文學家、藝術家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掌握這類知識可以運用比較的方法從眾多的歷史現象中找出其共同的特征,也可以從其共同的本質中找出各自特征的表現形式。針對本課涉及的歷史人物及他們的成就,只要我們對這些歷史人物所處的時代,所取得的成就,所起的作用及其所處的地位,進行認真的比較,就會找出他們之間的異同、內在聯系、各自特點,從而加深對這些歷史人物的印象。
重點分析
郭沫若創作的六部歷史劇,借古喻今,表達了人民對國民黨頑固派黑暗統治的悲憤,對光明自由的渴望,為制止頑固派的反共降日活動,發揮了重要的輿論作用,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民國時期文學革命發展的原因:隨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不斷深入,一批愛國、進步知識分子用文學藝術形式進行斗爭,涌現了一批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進步文學是當時文學的主流。一些進步的學生團體,如文學研究會創造社,大量作家聯盟,團結和培養了大批文學藝術家,促進了創作的繁榮。
重點突破方案
對本課重點內容:魯迅的雜文、郭沫若的歷史劇及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的解決辦法可舉出實例來加深理解,活躍課堂氣氛。比如,選讀魯迅的某一篇簡短的雜文,郭沫若的歷史劇的片斷,欣賞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的作品等。就。"今天我們這節課先介紹民國時期在科學技術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民國時期的文化 篇5
教學思路
本課重點介紹了在雜文、歷史劇、小說、電影、音樂、繪畫等領域涌現出的一批著名文學家、藝術家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掌握這類知識可以運用比較的方法從眾多的歷史現象中找出其共同的特征,也可以從其共同的本質中找出各自特征的表現形式。針對本課涉及的歷史人物及他們的成就,只要我們對這些歷史人物所處的時代,所取得的成就,所起的作用及其所處的地位,進行認真的比較,就會找出他們之間的異同、內在聯系、各自特點,從而加深對這些歷史人物的印象。
重點分析
郭沫若創作的六部歷史劇,借古喻今,表達了人民對國民黨頑固派黑暗統治的悲憤,對光明自由的渴望,為制止頑固派的反共降日活動,發揮了重要的輿論作用,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民國時期文學革命發展的原因:隨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不斷深入,一批愛國、進步知識分子用文學藝術形式進行斗爭,涌現了一批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進步文學是當時文學的主流。一些進步的學生團體,如文學研究會創造社,大量作家聯盟,團結和培養了大批文學藝術家,促進了創作的繁榮。
重點突破方案
對本課重點內容:魯迅的雜文、郭沫若的歷史劇及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的解決辦法可舉出實例來加深理解,活躍課堂氣氛。比如,選讀魯迅的某一篇簡短的雜文,郭沫若的歷史劇的片斷,欣賞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的作品等。就。"今天我們這節課先介紹民國時期在科學技術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民國時期的文化 篇6
文學和藝術
導入 新課
1915年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科學、新文學和新道德。這是新的歷史條件下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1918年,魯迅(周樹人)發表小說《狂人日記》,成為新文學的典范。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開端。隨著歷史的發展,文學藝術革命不斷發展涌現了一批著名的文學藝術家,魯迅、郭沫若、聶耳、冼星海、徐悲鴻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革命文藝團體的出現與發展,促進創作繁榮,團結進步力量,大大鼓勵了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偉大斗爭。
新授知識
一、民國時期著名的文藝團體。
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成立于1921年。前者由鄭振擇、沈雁冰(茅盾)、葉圣陶等發起。后者有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等人。
(鼓勵學生活躍,回憶作家的作品)
193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成立左翼作家聯盟(左聯),魯迅、茅盾、夏衍等參加!白舐摗弊骷也活檱顸h特務的逮捕、暗殺和圍攻,寫出大批革命作品,展開文化反“圍剿”,有力地配合了紅軍和根據地的軍事反“圍剿”。
(板書:郭沫若歷史劇)
郭沫若不僅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又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他五四時代以詩集《女神》開辟中國新詩的時代。曾參加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抗日戰爭時期,他在周恩來領導下,為全國文藝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發展作了大量有顯著成效的工作。為適應團結抗戰需要,他寫了《屈原》、《棠棣之花》等六部歷史劇。
。ò鍟好┒堋蹲右埂、巴金《家》、老舍《駱駝祥子》、《四世同堂》)
。ǚ烹娨晞′浵衿。或依次展示原書。)
茅盾是我國著名的小說家,文學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他的小說還有《林家鋪子》、《春蠶》等。
巴金的重要作品是《家》,《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通過一個封建官僚地主家庭,高老太爺專橫、兇殘、荒淫,覺慧兄弟在歷史潮流推動下覺醒,展示了五四以后社會思想領域的巨大變革。作品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語言清麗酣暢。先后出版30多次,3次搬上銀幕。
老舍擅長運用北京方言,細膩地描寫北京的風土人情,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他的作品生活情趣盎然,語言生動幽默,是典型的京派小說家。
他寫過《駱駝祥子》,一個拉車人的故事!端氖劳谩,寫出日偽占領下北平人民的苦難和覺醒,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殘暴統治,各類漢奸的無恥行徑。
19世紀末,世界開始有電影。1896年,上海首次放映電影。1905年,中國拍攝第一部電影《定軍山》。1931年,第一部有聲故事片《歌女紅牡丹》問世。我國第一部獲國際榮譽(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的影片是《漁光曲》。
(板書:聶耳《義勇軍進行曲》,冼星!饵S河大合唱》。播放錄音,體會作曲家心聲中所反映的時代精神。)
《義勇軍進行曲》原為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歌,“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激勵人民抗戰斗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被定為國歌。
中國近代繪畫藝術也有所發展,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都是著名畫家。
(板書:徐悲鴻和南張(大千)北齊(白石)的繪畫)
徐悲鴻是位杰出畫家,尤以畫馬馳名中外。他的畫融合中西,貫通古今,有獨到的成就。曾創作《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具有很高藝術造詣的寓以深刻進步思想的歷史畫。在抗日戰爭期間,他多次將作品義展義賣以救濟祖國難民。1952年病中將作品寄給抗美援朝將士。逝世后徐夫人將其遺作200多幅和珍藏的萬余件藝術品捐獻給了國家。北京建有徐悲鴻紀念館。
張大千和齊白石都是著名畫家,被譽為“南張北齊”。張大千是一位手不釋卷、學識淵博的國畫大師。齊白石是窮木匠出身,經過幾十年辛勤努力,成為獨具風格的國畫和篆刻大師。
(小結)民國時期,一大批文學藝術家們抱著愛國的赤誠之心,以文學藝術為武器向反動派展開了堅決的斗爭。他們的報國之心,酬國之志,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民國時期的文化 篇7
文學和藝術
導入 新課
1915年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科學、新文學和新道德。這是新的歷史條件下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1918年,魯迅(周樹人)發表小說《狂人日記》,成為新文學的典范。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開端。隨著歷史的發展,文學藝術革命不斷發展涌現了一批著名的文學藝術家,魯迅、郭沫若、聶耳、冼星海、徐悲鴻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革命文藝團體的出現與發展,促進創作繁榮,團結進步力量,大大鼓勵了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偉大斗爭。
新授知識
一、民國時期著名的文藝團體。
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成立于1921年。前者由鄭振擇、沈雁冰(茅盾)、葉圣陶等發起。后者有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等人。
。ü膭顚W生活躍,回憶作家的作品)
193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成立左翼作家聯盟(左聯),魯迅、茅盾、夏衍等參加。“左聯”作家不顧國民黨特務的逮捕、暗殺和圍攻,寫出大批革命作品,展開文化反“圍剿”,有力地配合了紅軍和根據地的軍事反“圍剿”。
。ò鍟汗魵v史劇)
郭沫若不僅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又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他五四時代以詩集《女神》開辟中國新詩的時代。曾參加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谷諔馉帟r期,他在周恩來領導下,為全國文藝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發展作了大量有顯著成效的工作。為適應團結抗戰需要,他寫了《屈原》、《棠棣之花》等六部歷史劇。
(板書:茅盾《子夜》、巴金《家》、老舍《駱駝祥子》、《四世同堂》)
。ǚ烹娨晞′浵衿。或依次展示原書。)
茅盾是我國著名的小說家,文學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他的小說還有《林家鋪子》、《春蠶》等。
巴金的重要作品是《家》,《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通過一個封建官僚地主家庭,高老太爺專橫、兇殘、荒淫,覺慧兄弟在歷史潮流推動下覺醒,展示了五四以后社會思想領域的巨大變革。作品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語言清麗酣暢。先后出版30多次,3次搬上銀幕。
老舍擅長運用北京方言,細膩地描寫北京的風土人情,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他的作品生活情趣盎然,語言生動幽默,是典型的京派小說家。
他寫過《駱駝祥子》,一個拉車人的故事。《四世同堂》,寫出日偽占領下北平人民的苦難和覺醒,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殘暴統治,各類漢奸的無恥行徑。
19世紀末,世界開始有電影。1896年,上海首次放映電影。1905年,中國拍攝第一部電影《定軍山》。1931年,第一部有聲故事片《歌女紅牡丹》問世。我國第一部獲國際榮譽(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的影片是《漁光曲》。
。ò鍟郝櫠读x勇軍進行曲》,冼星海《黃河大合唱》。播放錄音,體會作曲家心聲中所反映的時代精神。)
《義勇軍進行曲》原為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歌,“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激勵人民抗戰斗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被定為國歌。
中國近代繪畫藝術也有所發展,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都是著名畫家。
。ò鍟盒毂櫤湍蠌垼ù笄В┍饼R(白石)的繪畫)
徐悲鴻是位杰出畫家,尤以畫馬馳名中外。他的畫融合中西,貫通古今,有獨到的成就。曾創作《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具有很高藝術造詣的寓以深刻進步思想的歷史畫。在抗日戰爭期間,他多次將作品義展義賣以救濟祖國難民。1952年病中將作品寄給抗美援朝將士。逝世后徐夫人將其遺作200多幅和珍藏的萬余件藝術品捐獻給了國家。北京建有徐悲鴻紀念館。
張大千和齊白石都是著名畫家,被譽為“南張北齊”。張大千是一位手不釋卷、學識淵博的國畫大師。齊白石是窮木匠出身,經過幾十年辛勤努力,成為獨具風格的國畫和篆刻大師。
。ㄐ〗Y)民國時期,一大批文學藝術家們抱著愛國的赤誠之心,以文學藝術為武器向反動派展開了堅決的斗爭。他們的報國之心,酬國之志,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民國時期的文化 篇8
重點:民國時期的進步文藝
難點:科學成就的簡釋;進步文學藝術的分析
教學過程
導入
教師首先請學生閱讀本節引言,然后進行簡要分析,以便學生能在宏觀把握時代背景的基礎上深刻理解本書的內容。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文化是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反映的原理。
一、科學技術的成就
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分析科技落后的原因。然后,由學生填表歸納著名科學家及成果,在學生填表時教師可以展示科學家的圖片。引導學生找出科學家共同的優秀品質,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認識學有所成的努力創精神。
二、民國時期的進步文藝
學習過程中,要解決如下問題:魯迅的雜文,教師可補充相關資料,與中學語文課選的《為了忘卻的記念》、《“友邦驚詫”論》等文章結合分析魯迅雜文的時代感和愛國主義情感。民國時期小說的成就突出,可引導學生課余選讀一至二部作品,以增強文學真實地反映社會各階層狀況的認識。
講解民國時期電影事業、音樂時。教師可以提供相關的歷史圖片,有條件的還可以讓學生欣賞電影《漁光曲》的片斷和《畢業歌》《義勇軍進行曲》等,以增強學生的民族感和愛國主義信念。
講解繪畫時,教師應在介紹畫家的同時,讓學生欣賞部分作品。
三、民國時期的教育
教師依據教材內容簡要說明民國時期教育發展概況,然后重點介紹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關于蔡元培,教師可引導學生回顧新文化運動時期有關蔡元培的內容,讓學生閱讀教材所引材料,認識蔡元培的“五育”教育思想,認識蔡元培是中國近代較早提出全面教育的著名教育家。關于陶行知,教師補充資料介紹陶行知生平,指導學生閱讀“自立歌”,思考與教育思想的關系。提問:“陶行知教育理論的核心是什么!薄盀槭裁捶Q陶行知為人民教育家?”等等。引導學生了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之后,提問:“蔡元培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現實意義是什么?”
小結
本課所涉及的科技、文藝、教育事業等方面的成就,說明先進的、進步的知識分子追求光明、弘揚進步、倡導科學,反對黑暗、反對落后、批判愚昧,體現了民國時期文化的主旋律。
板書設計
民國時期文化
一、科學技術的成就
1.科技落后的原因
2.科技成就
二、民團時期的進步文藝
1.文學成就
2.話劇、電影的成就
3.繪畫與音樂成就
三、民國時期的教育
1.民國時期的教育
2.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