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在講授亞里士多德哲學時,用這樣的話來評價亞氏的一生:“亞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這句話就是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一生。亞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他對真理的追求從來沒有停止過.
亞氏之后近兩千年,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有了這樣一句話:“我思,故我在。”笛卡爾用這樣一句簡短的話給思想家作了一個注腳:思考,是一個思想家的名片、通行證和墓志銘,也是思想家存在的唯一方式。
他有一句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言:“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這句話說明了亞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尊師而不盲從
這句話給我們今天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供了怎樣的啟示?
這種關于師生關系的觀念對于我們今天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仍具有借鑒意義。作為學生來說,既要把老師當作良師益友,又要敢于獨立思考,突破老師觀念的局限,勇于創新。這一點尤其值得同學們學習。
回歸課文:學生舉例子
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的繼承與突破
① 人要追求盡善盡美的境界,不放棄現實幸福
② 指出柏拉圖理念論的最大弱點
③ 肯定客觀世界的真實存在,而且是人類認識的來源,認識產生與對外界事物的感覺。
舉例“母雞”柏拉圖認為先有理念“母雞”,而后才有母雞。亞里士多德不同意這個觀點。
這種批評在柏拉圖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以至于柏拉圖經常善意地稱他為“小駒”,這個稱呼的來源是因為小駒吃足了奶就會亂踢它的母親。正是這種不迷信、不盲從、敢創新、善開拓的精神,使亞里士多德在學術研究上做出了前無古人的貢獻。
3、前347年,離開雅典,從事科學研究(博學家)
為什么亞里士多德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他對當時所能涉及的學科都做過研究,他在邏輯學、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生物學、生理學、醫學等眾多學科中,寫下了許多開創性的著作,留下了豐厚的遺產。
①、哲學:a繼承又突破了柏拉圖的思想。肯定客觀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是人類認識的來源,產生于對外界事物的感覺。這一觀點使他“接近了唯物主義”,但不徹底,常動搖于唯物和唯心主義之間。
b 確立了哲學研究的對象,在《形而上學》中,提出哲學所必須研究和解決的十三個問題,其中一些問題,一直是后來西方哲學爭論的中心,
②、生物學:對五百多種不同的動物進行分類,至少對五十多種動物進行了解剖研究。
③、物理學:在《物理學》中,指出具體事物是由形式和質料組成的。
④ 、邏輯學:提出三段論: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至今仍被學術界尊為權威。
⑤ 、教育:創辦“呂克昂”學園,著書講學。
⑥ 、倫理學:提出“中庸之道”。
所謂“中道”,意即中庸,他認為宇宙間萬物過了不好,不及也不好,在太過與不及之間就是最好。比如他說勇敢是怯懦和魯莽的中道,勇敢并不是什么都不怕,有些該怕的東西就應該怕,不怕就是魯莽,太怕就是怯懦,都不好,它的實質就是要求人們在實踐生活中應該以“理性”為行為準則,這一點和儒家思想中的中庸思想有異曲同工之處,對我們今天處理人際關系和建設和諧社會都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