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
③ 他的作品是批判和發展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使他繼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④他是一個職業教師,使古希臘教育理論發展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局限:① 基本哲學觀是徘徊與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之間。②體現出奴隸主階級的思想局限性。
四、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主張的差異
(1)哲學思想:
柏拉圖:理念論,理念是世界的本質,現實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亞里士多德:思想源于具體事物,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體由形式和物質組成
(2)政治主張:
柏拉圖:理想國是哲人統治的國家,其次才是法治國,亞里士多德:法治優于人治
五、關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較:
相同:都強調“恰到好處”,反對兩極。
不同:①亞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學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禮法,沒有更多的哲學思考。
② 亞里士多德認為“中庸之道”是相對的,孔子從圣人的角度出發,強調要有度,“過猶不及”。
③亞里士多德主張舍兩端而取其中,孔子沒有否認兩端是不好的。
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亞里士多德這一課,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到雖然亞里士多德的一生非常坎坷,但他一生都在不停地學習,思考。他對真理的追求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他尊師而不盲從,他為了真理而用于爭辯,他在哲學、政治學、倫理學等眾多領域都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思想,他對整個世界思想文化的貢獻令人驚嘆,有人稱他為“學者中的大師”,有人稱他為“所有真正思想家中的永恒巨人”,他的深邃的思想,他的探索真理的精神,都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課后反思]
對比、比較是歷史學習很重要的一種方法,通過布置課后作業孔子與亞里斯多德,讓學生比較,從中可以看出偉人的成長之路有些地方是相通的,使得學生能有所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