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
【考點一】了解古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對人的價值的闡述⑴智者學派: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
⑵蘇格拉底對人價值闡述 ① 有思想力度的人是萬物的尺度 ②知德合一 “知識即美德”
【考點二】了解文藝復興的興起
背景: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
時間:14-15世紀
實質:反映歐洲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解放運動
【考點三】理解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
核心:人文主義:崇尚人性,重視人的價值,要求把人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考點四】理解宗教改革的重要影響
1、時間:16世紀(馬丁•路德拉開宗教改革的序幕)
2、性質:是一場在宗教外衣下新興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
3、作用:進一步打破對羅馬教會的迷信,解放思想,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和發展。
【考點五】了解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的觀點及其代表作
國家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觀點
法國 孟德斯鳩 《論法的精神》 提出三權分立學說,
伏爾泰 《哲學通信》
《路易十四時代》 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提倡天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盧梭 《社會契約論》 提倡“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認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
德意志 康德 《純粹理性批判》 啟蒙運動的核心是人應該自己獨立思考,理性判斷;強調人的重要性;主張主權在民、天賦人權;反對暴力革命;他提出自由也要自律。
【考點六】理解啟蒙運動時期的人文主義的含義
1、性質:是一次空前的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
2、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社會契約論、人民主權說(主權在民)――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