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 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shù)【導學案】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為中老年婦女。
凈
亦叫花臉。凈角指臉畫彩圖的花臉角色,看來并不干凈,故反其意為‘‘凈”凈行分如下幾種角色:以唱為主的銅錘花臉與黑頭花臉;以工架為主的架子花臉,如大將、和尚、綠林好漢及武花臉與摔打花臉等。銅錘花臉稱正凈,架子花臉叫副凈、武工花臉名武凈,武二花臉言紅凈,在表演風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丑
劇中丑行勾臉,而勾畫“三花臉”,面譜與花臉有很大區(qū)別。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專演跌、打、翻、撲等武技角色。根據(jù)動物屬相,丑屬牛,牛性笨,丑為笨的代名詞。但舞臺上的武丑亦叫開口跳,而能說能跳,表演出活潑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與牛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
【合作探究】京劇為什么被稱為國粹?
京劇之所以被稱謂為國粹,是因為它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京劇經(jīng)過歷代藝人的千錘百煉,吸取了眾多地方戲曲的精華,逐漸形成了固有的并具有綜合性的一種表演程式。從某種意義上說,京劇藝術(shù)是中國戲曲藝術(shù),更廣泛地說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縮影,一種濃縮。另一種原因是因為它被梅蘭芳等人傳播到世界上,并被世界人民所認可和矚目。中國的戲曲劇種種類的繁多,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所以把京劇稱謂為國粹,引申說是中國戲曲藝術(shù)的總代表。
【演練廣場】
一、選擇題
1.我國史學工作者在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了一批甲骨文以前的刻符和早期文字,如:半坡陶文、大汶口文字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是國家形成的標志 b.已經(jīng)全部得到識讀
c.與以后成熟的文字有一定的淵源關(guān)系
d.具有相通性,起到了加強各地聯(lián)系的作用
2.如果有人想師從名家練習行書,你認為最好的字帖是( )
a.《蘭亭序》 b.《顏氏家廟碑》 c.《自敘帖》 d.泰山石刻
3.閱讀教材48頁第二幅插圖,它體現(xiàn)了( )
a.文人情趣 b.民間風情 c.質(zhì)樸與浪漫 d.王朝鼎盛氣象
4.下列連線,不正確的是( )
a.原始社會──彩陶畫──《鸛魚石斧圖》
b.戰(zhàn)國時期──帛畫──《人物龍風圖》
c.唐朝時期──宗教畫──《送子天王圖》
d.北宋時期──風俗畫──《洛神賦圖》
5.歌曲《說唱臉譜》中唱到:“藍臉的竇爾敦盜玉馬,紅臉的關(guān)公戰(zhàn)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所述的是哪一種戲曲?( )
a.南戲 b.雜劇 c.京劇 d.昆曲
6.《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古代書畫藝術(shù)上的巔峰之作,千百年來一直是帝王將相、王公貴族競相爭奪的至寶,普通百姓根本就無緣一睹真容,現(xiàn)藏于故宮。該畫(部分)見下圖,說法正確的是( )
a.吸收印度、波斯等外來美術(shù)風格
b.以文人畫為特色,講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趣
c.以風俗畫為亮點,描繪北宋京城的繁華
d.題材廣泛,場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時的盛景
7.漢字形體演變的總趨勢是
a.由大到小 b.由繁到簡 c.由象形到會意 d.由圖畫到符號
8.京劇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戲曲已經(jīng)成為城鄉(xiāng)人民的文化需求 b.文化專制導致了戲劇的繁榮
c.地方戲曲日益繁榮 d.安徽、湖北藝人的長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