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雅典衛城和奧林匹亞遺址
教學目標
識記雅典重要的文化遺產
了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歷程
教學重點[來源:高考資源網][來源:高考資源網]
本課的重點是希臘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及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
教學難點
從文化藝術的角度來欣賞古代文明的光彩
教學過程:
導入:希臘歌星娜娜•莫斯柯莉(nana mouskouri)、希臘音樂人雅尼(yanni)以及中國藝術家都曾在雅典衛城舉辦過音樂會(有條件可播放衛城音樂會的片段),為什么他們偏要選擇在衛城舉辦音樂會呢?
第一目“雅典城邦和雅典衛城”:
雅典城邦:閱讀一、二、三、四自然段,回答
古代希臘有著怎樣的地理環境?對人類的經濟政治活動方式產生哪些影響?
答案:古希臘半島山嶺多且難以翻越,而東鄰愛琴海,西接愛奧尼亞海和亞得里亞海的地理位置,使希臘的海島星羅棋布,希臘人以海洋作為主要的交通線,從事經商活動,也從其他國家地區的文明中汲取了營養。他們與外部的聯系密切,思想開放,對自由的要求強烈,這一切為希臘民主政治的產生創造條件;由于多山的地形,陸地交通不便的特殊的地理環境,致使公元前8~公元前6世紀希臘出現了各自為政數以百計的奴隸制“城邦”,同樣由于地理原因,致使這些城邦的面積小、人口少,基本特征為小國寡民,很難實現政治上的統一。各城邦間為對外掠奪或免受外邦的侵略,必須保證有足夠數量的公民,并給公民以相應政治地位,使他們參與政治,以擴大統治基礎,增加國家的實力,所以小國寡民的城邦造就了希臘政治制度的一種重要模式是民主政治。
雅典衛城:提問:雅典衛城因何而建,有何特色?
答案:為了祭祀雅典城保護而修建。
特色:一是建筑排列因地制宜,十分巧妙地利用地形。二是自由活潑的布局方式。三是主次分明。[來源:]
第二目“古希臘建筑藝術的代表帕特農神廟”。[來源:高考資源網]
請學生看教材插圖《壯麗的帕特農神廟》,閱讀課文,思考帕特農神廟主要的建筑特色。
外觀宏偉壯麗,,雕刻精致華美
第三目“奧林匹亞遺址”, 古希臘奧林匹克遺址的用途何在?
是宗教圣地和體育競技中心。
第四目“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
問: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是怎樣興起的,經歷了怎樣的歷程?
過程:1892年,法國教育家顧拜旦倡議恢復古奧林匹亞競技會。
1894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成立,通過了《奧林匹克憲章》。
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雅典舉行。[來源:高考資源網][來源:高考資源網][來源:高考資源網]
1924年,在法國舉辦了世界上首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xx年第28屆現代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舉行。
xx年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
有何意義?對社會發展、人類進步和世界和平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格言,時刻鼓勵人們不斷追求,去奪取最終勝利。
知識結構
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衛城在公元前480年被波斯人摧毀后,雅典人最初決定不再重建,而讓廢墟“作為紀念碑來警示那些在不敬的野蠻人走后來衛城憑吊的人”。公元前449年打敗波斯以后,雅典才著手重建衛城。你認為上述史實反映了雅典人的什么精神?[來源:]
古代奧林匹亞競技會,對參加者的資格有嚴格的限制。只有純希臘血統且未受過任何刑罰的男子自由民,才能參加競賽,婦女不得參加,甚至都不能坐在賽場上觀看競賽。結合課文和上述材料,想一想古代奧林匹亞競技會與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其宗旨和精神有何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