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 彼得一世改革
第10課 彼得一世改革
課標要求:
一、 知識與要點:
1、 分析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2、 識記彼得一世改革的內容;
3、 歸納彼得一世改革的影響。
二、 過程與方法:
1、 結合教材小字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
2、 分析教材補充材料,加深對彼得一世改革內容的理解;
3、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系統歸納彼得一世改革的影響。
三、 情 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體會彼得一世改革是時代的要求;
2、 體會彼得一世改革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3、 體會彼得一世改革為俄羅斯帝國的建立 奠定了基礎。
學情分析:
1、 學生日常經驗分析:
學生通過初中學習,已經對彼得一世的改革比較熟悉,但是往往只是一些基礎性的感性 認識,還沒有形成對整個改革的理性思考。
2、 學生思維能力水平分析:
學生對彼得一世的改革,還不能理解是當 時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所以講課時應注意對當時西歐資本主義發展狀況的介紹。
本課重點:彼得一世改革的內容
本課難點:彼得一世改革的影響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探討法、圖表 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圖片導入:
設問:這座雕像塑造的是誰?
(俄羅斯帝國的奠基人彼得大帝)
在歷史名城圣彼得堡誕生300周年慶祝活動上,俄總統普京—這位當前令俄羅斯大部分民眾擁戴的總統飽含深情地說:“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歷史貢獻?他的改革在歷史上產生了什么影響?這是本節課我們將一起探討的內容。
二、講授新課:
問題探究一:閱讀課文,你能理清黑字標題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回答后幻燈展示:一、“時代的要求”改革的背景
二、“移植西方文明”是改革的措施
三、“俄羅斯帝國的崛起”是改革的影響
(一)時代的要求——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問題探 究二:提煉課本信息,找出改革的背景
學生討論回答后展示并分析:
必要性:
1、17世紀,西歐各國發展, 閉塞落后;
2、當時還處于內陸 的俄國急于打開通向歐洲的南北海路 ;
可能性:
3、1689年, 正式掌權 ;
4、彼得一世的 使其深諳國際形勢。
練習鞏固:
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 目的是 a _
a.改變俄國的落后狀態,鞏固沙皇的封建專制統治
b.廢除農奴制度,使俄國成為一個西歐式 的大國
c.對外擴張,與西歐國家爭奪歐洲霸權
d.建立一個橫跨亞歐的大帝國
二、移植西方文明——彼得的改革措施
問題探究三 :為什么說17世紀末的俄國是一個閉塞落后的內陸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