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現代中國的科技、教育與文學藝術
2、生物技術
(1)成就:1965年,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在中國首次實現,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蛋白質的全合成,開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時代。中國還積極參與人類基因的研究,到20世紀末,中國在依靠基因工程技術改良動植物品種、治療人類重大疾病的藥物研究等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2)意義:開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時代;為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貢獻【探究】建國以來科技成就有什么重大作用和意義?a加強了中國的國防力量,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穩定的和平環境,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b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促進了經濟的發展;c極大地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d振奮了我們的民族精神。
【探究】從背景、戰略重點和成就等方面總結一下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階段時間 背景戰略重點重要成就一新中國成立~文革 1、國際環境惡劣:美國敵視中國;中蘇關系惡化。2、為了鞏固國防、維護安全。 重點發展“兩彈一星”,加快國防科技的發展方針 “兩彈一星”二 文革后,特別是1978年以來 國內: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科技現代化成為首要任務。國際: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競爭激烈。 強調科技與經濟的結合,發揮科技對生產力發展的推動作用。 在原子能、航天工程、計算機等高科技方面,與世界整體差距明顯縮小。
列舉新中國的主要科技成就(建國以來,我國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時間成就地位、意義核能技術1964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打破了美國、蘇聯等國的核壟斷,加強了中國的國防能力。我國由此跨入核國家行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有力維護了世界的和平。1964自行設計制造的中近程導彈試驗成功1984——1994秦山核電站和大亞灣核電站標志著中國核工業的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成為我國軍轉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效地節約不可再生資源,同時也減少了環境污染。航天技術1970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宣告中國進入了航天時代,中國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1999神舟號飛船4次無人飛行成功xx年神州五號載人飛船成功飛行(楊立偉)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成為世界航天大國。楊利偉也成為中國航天歷史上首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生物技術1965年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在中國首次實現是世界上第一個蛋白質的全合成,開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質時代1973年袁隆平選育出雜交水稻新品種——南優二號不僅大大提高了中國水稻的產量,也為世界農業科技作出重大貢獻,被認為有助于解決為倆世界性饑餓問題。20世紀末相繼完成了國際人類基因組合計劃中基因測序任務和水稻基因組工作框架序列圖。中國在依靠基因工程技術改良動植物品種、治療人類重大疾病的藥物研究等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貢獻。計算機1983年巨型計算機“銀河-ⅰ號”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國家信息化發展1993年巨型計算機“銀河-ⅱ號”
一、本課測評:新中國的主要科技成就有哪些?
答案提示: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科技事業蓬勃發展,在原子能技術、空間技術、高能物理、生物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等諸多領域,已達到和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具體科技成果主要有:1.“兩彈一星”的開發研制取得巨大成功。2.在“兩彈一星”以后,向更高的科學高峰攀登,取得進一步的發展。3.載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神舟”5號飛船載人航天飛行成功。4.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產雜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