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法西斯殺人工廠---奧斯威辛集中營
一、教材分析
第九單元《具有警示意義的世界文化遺產》給我們展示的“戈雷島”和“奧斯威辛集中營”與積淀了歷史文化底蘊的名勝古跡,大自然的饋贈,人類的創造這一類的世界文化遺產不同,這些具有警示文化遺產記述的是人類歷史上不可遺忘的歷史悲痛,宗旨是呼喚人類的正義和平和人權的尊嚴。
《德國法西斯殺人工廠---奧斯威辛集中營》是歷史選修六《世界文化遺產》第九單元第二課。《課程標準》要求“知道德國法西斯的種族滅絕罪行,了解奧斯威辛集中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因,理解人類為吸取歷史教訓、避免重蹈覆轍而作出的努力,形成民族平等、珍視人的生命權利、珍愛和平的意識。”本課有3個子目,第一目“德國法西斯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政策”,主要講述的是法西斯對猶太人實施大屠殺的根源----納粹的種族主義;第二目“人的屠宰場”----奧斯威辛,介紹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建立以及分布情況,著重介紹集中營里慘絕人寰的殺戮真相;第三目“警惕歷史的重演”,介紹的是奧斯威辛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目的和意義以及戰后德國的深刻反省。
學生對選修3二戰的歷史相對比較熟悉,而本課的內容又是學生十分感興趣的,所以我們老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點,注意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深入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思維能力,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此外,老師在上課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突出重點---種族主義、奧斯威辛里的罪行以及奧斯威辛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目的意義,突破難點----納粹種族主義的實質,同時強調學生主體參與,關注學生情感變化。
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德國法西斯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大屠殺暴行;納粹種族滅絕政策的實質;奧斯威辛給人類帶來的傷痛及其對全世界的警示作用。
(2)過程與方法
分析納粹種族主義理解其實質。了解奧斯威辛集中營內的屠殺史實,理解其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自主探究南京大屠殺和七三一部隊在亞洲的暴行,培養使用網絡探究學習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深重苦難,培養熱愛和平的情感,聯系日軍南京大屠殺和七三一部隊在中國的殘酷暴行,培養熱愛祖國,為國家富強而學習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種族主義、奧斯威辛里的罪行以及奧斯威辛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目的意義
難點:納粹種族主義的實質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出示德國前總理勃蘭特下跪的圖片) 同學們,這是發生在1970年的一幕,圖片中的人物是誰?他向誰下跪?(學生討論)教師指出,勃蘭特總理的下跪震驚了世界!1793年,英國使者馬格爾尼來華,在乾隆皇帝面前無論如何也不肯下跪。而1970年的勃蘭特貴為德國總理,卻為了猶太人而雙膝下跪!二戰時,勃蘭特是一位堅定的反法西斯戰士,本不該由他來下跪謝罪。“不必要這樣做的他替所有必須這樣做而沒有做的人下跪了。”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當之無愧。“二戰”后德國如此深刻、持續不斷的悔過、反思,說明了當年納粹德國罪孽深重。
(再展示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的圖片)xx年1月,來自全世界各個國家的代表齊聚奧斯威辛,在同一時刻默哀,哀悼二戰中遭到屠殺的猶太人無辜的亡靈。60年前那場殺戮,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最陋的一幕!任何站在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前的人,都會受到人類良知的拷問!那么,60年前,這里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