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資本主義世界
第二節 20世紀20年代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學案
【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20年代英國的經濟狀況,自治領的分離運動,威斯敏斯特法的頒行;20年代法國的經濟狀況及外交政策;意大利經濟危機及法西斯上臺;20年代美國的經濟狀況,金元外交;戰后日本的經濟狀況及其內外政策;魯爾危機;道威斯計劃;楊格計劃;洛迦諾公約。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對20世紀20年代各資本主義國家歷史狀況的學習,運用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的觀點,把握同一時期不同國家歷史發展特點的能力。
2.通過對20世紀20年代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狀況及內外政策的分析,運用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的觀點,提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戰后帝國主義國家圍繞德國賠款問題和歐洲安全保障問題而展開的一系列斗爭的歷史的學習,培養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
【知識點撥】
(一)知識引導
1.一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狀況
20年代英法美日等國的經濟狀況可分為三種類型:一類是受大戰影響經濟走向衰退的英法;二是受經濟危機和日益高漲的革命運動的影響走上法西斯專政道路的意大利;三是戰爭的受益國美國和日本。
(1)英國由盛轉衰
經濟下降:由債權國變為債務國,倫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
殖民體系:①遭受打擊,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和自治領分離運動。
②調整政策:a.1921年承認愛爾蘭南部獨立。
b.1922年承認埃及有條件獨立。
c.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
(2)法國:
經濟:①由債權國而成為債務國② 戰爭的勝利者和獲益者,有很大恢復 ③進行成功的財政改革
外交:重點防御德國,尋求安全保障。如主張嚴格執行凡約、削弱德國,與比、波、捷等國結盟防德,但英拒絕加盟。
(3)意大利:
經濟:出現危機導致階級矛盾尖銳(但不屬于世界性危機)。大資產階級要求實行極權政治。
政治上:法西斯上臺,1922年,墨索里尼進軍羅馬,建立法西斯專政。
(4)美國:
經濟繁榮:原因:①一戰中大發戰爭橫財 ②相對穩定的局面提供了良好的國家政治環境 ③開展生活合理化運動和開拓市場 ④戰后各國經濟的恢復發展為美資本輸出創造條件。
表現:掌握世界經濟霸權,紐約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工業生產仍居世界首位(繁榮)
外交政策:①金元外交 a.內容:重點是拉美,其次是亞洲,再次歐洲 b.實質:憑借經濟實力,妄圖支配世界事務
②美日爭霸:爭奪東亞特別是中國的尖銳矛盾。
(5)日本
經濟:①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 ②經濟危機激化階級矛盾
政治:鎮壓工人運動,殘殺旅日朝鮮人和中國人。
外交:①加緊侵華,制造“濟南慘案”和“皇姑屯事件”;炮制《對華政策綱領》,明確提出占領東北和內蒙古。
2.一戰后資本主義國家關系
(1)賠款問題
背景:①協約國打敗同盟國 ②巴黎和會對德賠款總額未達成協議
經過:①巴黎和會:德先付20億金馬克
②1926年賠償委員會會議,確立總數為1320億金馬克,42年年限。
③1922年魯爾危機:法得不償失,失去賠款主動權。
④道威斯計劃:規定德近期賠款數額及賠款來源。(內容略)
影響:a.德:使其經濟復興,為進一步擺脫凡爾賽和約束縛打下基礎。b.法:進一步丟失稱霸歐洲的優勢。c.美英:美“金元外交”和英“勢力均衡”政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