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資本主義世界
過程:道威斯計劃提出后,德國利用美國貸款向英法賠款,英法利用德國賠款償還美國戰債。
影響:使德國成為美國資本輸出國,加速了英法經濟的發展,將削弱德國的政策變成
復興德國的政策。
歐洲安全問題
歐洲的安全保障問題。是凡爾賽體系未能完全解決的問題。德國及其周邊國家都很關注。從法國來說,雖與一些小國結盟防德,但力量有限;魯爾冒險的失敗和道威斯計劃的實施。加強了法國的孤立和不安全感。魯爾危機的爆發,也使德國要求用條約保證國家的安全。英國擔心德國戰敗國的地位,不僅會有利于法國稱霸歐洲大陸,還會使德國與蘇聯接近,因此努力成為法德之間的仲裁者,使自己在歐洲處于支配地位。基于這些原因,1925年召開了洛迦諾會議簽訂了洛迦諾公約。
洛迦諾公約,是協約國通過和平外交手段,在歐洲安全問題上對凡爾賽體系做的一次較大調整,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①暫時緩解了歐洲安全問題,改善了法德關系,使歐洲國際關系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為20年代中后期資本主義經濟相對穩定的發展創造了條件。②德國的國際政治地位提高了。德國作為平等國家簽訂了洛迦諾公約,這成為擺脫戰敗國地位,恢復政治大國地位的重要一步③英國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在政治上扶植德國的目的,事實上成為法德關系的仲裁者,并進一步鞏固了在歐洲的領導權。④洛迦諾公約沒有保證德波、德捷邊境的安全,為德國向東擴張埋下了隱患。
【能力提高】
例 20世紀30年代初,英國調整對自治領政策的主要原因有
a.戰后經濟衰退,已失去全面控制能力
b.工黨執政后,奉行開明的對外政策
c.戰后殖民地獨立運動高漲
d.為了緩和矛盾,應付世界性的經濟危機
分析:此題考查對歷史事件的分析能力。三十年代初英國面臨著內外雙重危機,一方面受戰爭影響經濟衰退,未能完全恢復又遭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綜合國力明顯下降;二是廣大殖民地人民經受戰爭洗禮,獨立運動高漲,沉重打擊英國的殖民統治,英國政府不得不調整外交政策。b項與史實不符;c項是外因;d項是原因之一,強化帝國內的經濟協作是英國的反危機措施之一,a項是最主要的原因,表述也全面。此題應聯系馬克思主義關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理論進行思考。
點擊思維
一戰后美日在亞太地區矛盾的實質是( )
a.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繼續
b.金元外交政策的推行
c.帝國主義爭奪霸權
d.獨立侵華政策的開始
分析:考查有關實質問題的分析能力在選擇題中比較常見。一般來說,政治角度的題目可從其階級性和真實目的來看,美日爭奪的表象是中國,而本質則在于帝國主義對亞太地區霸權的爭奪。正確答案c。
學科滲透
材料:英國政治家帕默斯頓說:“我們沒有永恒的盟友,也沒有永恒的仇敵,只有永恒的利益。”這話概括了英國長期以來的外交思想。
請回答:
(1)結合帕默斯頓的話,指出國際關系變化的原因。
(2)題中觀點反映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3)舉出20世紀20年代體現這一外交思想的兩項史實。
分析:這是一道跨學科的綜合題。國際關系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涉及面較大,要求學生能對知識點進行靈活遷移。其變化的原因可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角度來分析,一國的對外政策是屬于上層建筑范疇;20年代的英國外交突出表現在歐洲問題上,即“大陸均勢”政策,以確保其原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