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三 古代中國的商業經濟學案
高一年級歷史學科必修ⅱ教學案
專題一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三 古代中國的商業經濟
【課程標準】
概述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
【教學要求】
1.概述古代中國在“市”的形成與發展、商業都會的興盛以及著名商幫等方面呈現出來的商業發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
3.描述古代商業發展的一些經典場景。感受商業的流動性與活躍性。
【知識梳理】
一、“市”的形成與發展
1、秦代:管理“市”有法律規定:商品買賣必須明碼標價。
2、漢代:市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嚴格管理。
3、南北朝時代:有了民間集市——“草市”,政府對其實行行政管理。
4、唐代:①“草市”作用顯著,作為自然形成的鄉村集市,逐漸演進為相對集中的地方商業中心;
②“夜市”比較繁榮。
5、宋代: ①“市”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形成了繁榮的商業街。原先不允許設置“市”的城郊和鄉村,也出現了“市”。商業活動也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監管;
②“草市”已經具有比較完備的飲食服務設施。
6、明清:都市中的商業區已經相當繁華。
二、商業都會的興盛
1、戰國時期:有的城市已經出現稱作“市井”的商業區。
2、漢代:都市因商業的集中而繁榮,“車如流水,馬如游龍”。
3、王莽執政時期(新朝):① 王莽曾經在長安和“五都”設“五均”官,控制市場物價。
②有“五都”——洛陽、邯鄲、臨淄、宛和成都,以“市”為重要標志的全國性的商業中心已經形成。
4、唐代:①長安的市已經發展為店鋪林立的商業區;②洛陽市場的規模遠超長安;③揚州也曾經“雄富冠天下”;④杭州、湖州也成為商業都會。
5、宋代:都市商業繁盛。①汴京商市異常繁榮,②“夜市”連著“曉市”,③還有定時的“廟會”集市。
6、清代:乾隆時期的蘇州和盛澤鎮非常繁盛,著名的四大名鎮是:漢口鎮、佛山鎮、景德鎮、朱仙鎮。
三、著名商幫
明清時期,出現以同一地域為紐帶的會館和商幫,其中,晉商和徽商的勢力最為強大。
【合作探究】
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
1、中國人很早就學會經商,商業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斷地發展;
2、農耕時代的中國商業和商人的命運,與政府的商業政策息息相關。
3、春秋戰國時期,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體看來,古代中國商業發展始終處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
4、古代中國的商業發展促進了經濟的進步,商業繁盛促使了古代都會的大量興起。
www.
【本課測評】
一、選擇題。
( c )1、唐朝政府規定,凡不是州治、縣治的地方,禁止設置商品交易市場。這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