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商業經濟教案
【以詩說史】……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
——北朝民歌《木蘭辭》部分
《木蘭辭》講的是北朝時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從這首詩歌里可以看出北朝時期在商業上的特點之一,是商品買賣都有固定的場所,很不方便。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這種局面逐漸被打破。
【課標點擊】
概述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
【知識清單】
清單一 富商大賈周流天下
1.商人的地位:四民之末, “四民”即士、農、工、商。
2.經濟思想:崔寔、王符的農工商并重論。
3.商品經濟的活躍:
(1)漢代:《四民月令》提到農副產品的季節性買賣,反映了鄉村商業活動的活躍;商運活躍。
(2)唐代:商旅往來頻繁;
(3)宋元時代:① 商運發展迅速,中國商品遠銷到東亞、南亞、西亞、東歐、北非。
(4)明代:
a出現按地域結成的商幫,勢力強大的有② 和③ ;
b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現了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儲運、交際的④ 。
清單一 ①海外 ②晉商 ③徽商 ④會館
清單二 “市”的發展
1.秦代:法律規定商品買賣必須① 。
2.漢代:“市”有專門的管理機構;② 有9處正式的“市”。
3.六朝:③“ ”形成
(1)性質:鄉村集市
(2)特征:離城鎮稍遠、交通便利、自然形成、設④“ ”實行行政管理。
4.唐代:
(1)“草市”逐漸演進為相對集中的地方商業中心;
(2)⑤“ ”比較繁榮;
(3)原有“市”的管理制度已不能完全適應新的經濟形勢。
5.宋代:
(1)“市”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商業街形成;
(2)商業活動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監管;
(3)“草市”已具備比較完備的飲食服務設施。
6.明清:都市中的商業區相當繁華。
清單二 ①明碼標價 ②長安 ③草市 ④草市尉 ⑤夜市
清單三 商人重利輕別離
1.生活方式:
(1)商人是社會交往活動中最為活躍的人群;
(2)為追逐利潤而往來奔波;
(3)常面臨人身財產的安全風險。
2.主要影響:
(1)促進水陸商運的發展:大的都市往往商船薈萃;唐代①“ ”規模宏大;
(2)促進服務于商運的輔助性經營場的發展:唐代,客舍、② 、車坊生意興隆;
(3)商業利潤吸引③ 參與爭利。
清單三 ①俞大娘航船 ②邸店 ③官吏
清單四 商業都會的崛起
1.戰國時期:城市表現出商業集中的趨勢。
2.漢代:都市因商業集中,形成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