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教案(集體備課)
a、肯定人的價值及其創造性的思想 b、資產階級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c、人定勝天的唯物主義思想 d、提倡追求物質生活幸福的思想
(2)歐洲文藝復興出現的經濟因素( )
a、宗教改革的發生 b、意大利的文化遺產
c、資本主義萌芽 d、新航路的開辟
(3)在文藝復興運動中,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人文主義代表人物的熱情主要表現在哪一文化
領域( )
a、繪畫 b、雕刻 c、文學 d、建筑
(二)材料解析題
材料一:在中世紀人類意識的兩個方面——內心的自省和外界的觀察一樣都——一直處于一
層共同的沙幕之下,處于睡眠和半醒狀態。這層沙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偏見織成的。透過這層沙
幕向外看,世界和歷史都罩上了一層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這層沙幕首先煙消云散。
——布克蛤特《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
材料二:加爾文的信條正適合于當時的資產階級果敢大膽分子的要求……加爾文的教會體制
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國已經共和化了,人間的王國難道仍然還能聽命于君主、
主教和領主嗎?……加爾文卻在荷蘭建立了共和國。
——恩格斯
問答:
(1)材料一所說的“沙幕”指什么?為什么在意大利最先煙消云散?
(2)材料二所說的“最果敢、大膽分子”是寫什么人?共和化了的上帝的王國指什么?
(3)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會運動?從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辨證關系說明兩次運動有何
有機聯系?
(三)問答題
14-16世紀歐洲出現了人文主義運動。回答:
(1)這是一場什么性質的運動?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它首先在那里爆發?后來擴展到那些國家?
(3)它產生了怎樣的歷史影響?
【技能提高】
1、探究學習
(1)制作文藝復興不同時期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思想主張的歷史表格。
(2)指導學生閱讀文藝復興時期代表人物的文學作品,把作品中的人文思想歸納為一篇歷史習作
。
2、實踐活動
對本地區的基督教教會情況進行調查,依據課本內容區分出不同的基督教派別,并分析其是否符
合歷史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