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課題第三單元 第7課 考試內容1688年“光榮革命;《權利法案》的頒布;責任制內閣的形成;1832年議會改革;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鏈接古希臘民主政治及影響考點知識自主梳理定位一、背景(1)歷史傳統:到13世紀,英國的議會制度基本確立。14世紀上半期,英國議會分成上下兩院,上院又稱貴族院,下院又稱平民院。議會有國王和上下兩院組成。(2)政治前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①原因:英國資本主義發展及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形成并壯大;斯圖亞特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②主要事件:開始:1640年引發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1688年,“光榮革命”。二、確立:1689年議會頒布《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1)內容:以明確的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約束英王的實際統治權,保證議會的 權、 權、司法權和軍權等。(要能舉例說明)(2)結果:英國 的權力日益超過 的權力,國王逐漸處于“ ”的地位,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確立起來三、英國代議制的發展—— 年議會改革(1)原因:隨著 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 資產階級迅速壯大,要求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利,改革議會的呼聲日漸高漲。(2)內容:選舉改革,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議席。(3)結果:大大加強 在議會中的作用,為 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保障。四、責任制內閣(1)18世紀前期,內閣制開始形成。(2)組成:國王任命在下院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領袖為首相,內閣成員是各部大臣。(3)首相的權力:有權提名內閣成員, 國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國家的 大權,通過議會掌握 大權。五、英國代議制的特點和作用(1)特征:現代英國君主立憲制是君主制、貴族制與民主制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合物。雖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議會掌權。(2)作用:①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②把政治斗爭限定在相對有序的狀態,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沖突;③它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道路。它代表歷史的發展趨勢,是歷史的進步;④它的建立不僅對鞏固資產階級統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為世界上很多國家樹立了一種模式,不少國家后來都采用了這一模式。思考:1.近代代議制的基本含義是什么?代議制的建立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有何積極意義?2.英國責任內閣形成后,首相與內閣成員之間的關系如何?內閣與議會之間的關系如何?3.議會與首相、首相與國王、議會與國王之間的關系如何?鞏固練習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逐步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君主立憲制的基本含義是( )a.憲法由君主主持制定 b.君主按憲法選舉產生 c.議會由君主負責召集 d.君主權力受憲法制約2.下列關于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業革命 ②工業資產階級經濟實力強大,強烈要求參與政權管理③工業資產階級在議會取得了更多議席,擴大了資產階級民主 ④工人取得普選權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從社會轉型的角度看,英國《權利法案》的頒布表明( ) a.國王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 b.國王受法律制約,只能依法行事c.以法律為標志的國家權力取代專制王權 d.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已成歷史必然4.英國女王出訪德國時應享受的外交待遇為( )a.元首級 b.總理級 c.部長級 d.一般官員級5.下列關于現代英國君主立憲制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是融君主制、貴族制與民主制為一體的混合物 ②以議會內閣制為核心 ③國王有權廢除任何法律 ④是英國資產階級代議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6.《權利法案》規定:“為伸雪一切訴冤,并為修正、加強與維護法律起見,議會應時常聚會。”其含義是( )a.議會必須定期召開 b.議員有在議會活動的自由c.議員選舉不受國王干涉 d.議會有限制國王的權利7.閱讀下列材料議會的辯論與皇帝的圣旨1840年4月7日,英國議會就是否同意政府對華戰爭的決議案進行了激烈的辯論,一派主張對付中國唯一的辦法“就是先揍它一頓,然后再作解釋”;一派對發動戰爭后,:對于封鎖1000或1000多英里海岸線的結果,表示某種懷疑”而加以反對。經過激烈的辯論后,以9票微弱多數,通過了派兵侵略中國的政府對華政策。1840年8月,義律率英艦進泊天津大沽口外,向清政府遞交照會,道光帝接到照會后,聽信讒言,以為是林則徐等辦理禁煙之事不善才引起英軍入侵。9月,道光帝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赴廣東繼續辦理中英交涉,并同時將林則徐等革職查辦。請回答:(1)鴉片戰爭期間,中英兩國的君主政體有何不同?與道光帝相比,同樣作為國家元首的的英國國王又有什么不同?(2)中英兩國關于鴉片戰爭的一系列決策是如何做出的?兩者的根本區別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