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的基本內容
該種治療方法并不能穩定遺傳
二. 基因工程與農牧業、食品工業
1. 主要應用:培育高產、優質或具有特殊用途的動植物新品種。
(1)通過基因工程技術獲得高產、穩產和具有優良品質的農作物。
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以改善糧食作物的蛋白質含量。
實驗:將菜豆儲存蛋白的基因轉移到向日葵中,培育出了“向日葵豆”植株
前景:如果以此作為技術基礎,把大豆蛋白的基因轉移到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中,就可以提高這些作物的蛋白質含量,改善它們的品質。
(2)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具有各種抗逆性的作物新品種。
原理:抗性基因轉移到作物體內,將從根本上改變作物的特性。
如抗蟲、抗病毒、抗除草劑、抗鹽堿、抗干旱、抗高溫等(自然界中細菌身上幾乎可以找到植物所需要的各種抗性)
例如:抗蟲的煙草、番茄、馬鈴薯、玉米、大豆、油菜、棉等作物,抗黃瓜花葉病毒、苜蓿花葉病毒的作物,以及抗除草劑的植物等
(3)基因工程在畜牧養殖業上的應用:
病毒dna
實驗前景:
① 特殊動物:
將人生長素基因和牛生長素基因分別注射到小白鼠的受精卵,得到體型巨大的“超級小鼠”
② 乳房反應器
利用某些特定的外源基因在哺乳動物體內的表達,從這些動物的乳腺細胞中獲得人類所需要的各類物質,如激素、抗體及酶類等。
③ 開辟新的食物來源
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從微生物中獲得人們所需要的糖類、脂肪和維生素等產品。
三. 基因工程與環境保護
1. 用于環境監測——用dna探針可以檢測飲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方法:使用一個特定的dna片段制成探針,與被檢測的病毒dna雜交,從而把病毒檢測出來
特點:快速、靈敏
(用傳統方法進行檢測,一次需要耗費幾天或幾個星期的時間,精確度也不高。用dna探針只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并且能夠大幅度地提高檢測精度,據報道,1t水中有10個病毒也能檢測出來。)
2. 用于被污染環境的凈化——工程菌分解環境污染物
“超級細菌”: 把能分解三種烴類的基因都轉移到能分解另一種烴類的假單孢桿菌內,創造出了能同時分解四種烴類的“超級細菌”
假單胞桿菌:異養需氧型
【模擬試題】
一. 判斷題
1. 重組dna技術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連接酶和運載體。( )
2. 限制酶的切口一定是gaattc堿基序列。( )
3. 一種限制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
4. 目的基因是指重組dna質粒。( )
5. 只要檢測出受體細胞中含有目的基因,那么,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地進行表達。( )
6. 基因治療主要是對有缺陷的細胞進行修復。( )
7. 基因工程在農業上的應用主要是培育高產、穩產、品質優良和具有抗性的農作物。( )
8. 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的抗蟲植物也能夠抗病毒。( )
9. 基因工程在畜牧業上應用的主要目的是培育體型巨大、品質優良的動物。( )
10. 任何一種假單孢桿菌都能分解四種石油成分,因此,假單孢桿菌是“超級細菌”。 ( )
二. 選擇題
1. 1971年,科學家在體外做實驗,將帶有半乳糖苷轉移酶基因的噬菌體侵染半乳糖血癥患者(半乳糖苷轉移酶基因缺陷)的離體組織細胞,結果發現這些組織細胞能產生半乳糖苷轉移酶,恢復了將半乳糖轉化為葡萄糖的能力,從而能利用半乳糖能量。該材料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