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課標:必修4 Unit3 單元重點輔導
六、語法知識歸納
1. 動詞-ing形式作表語
(1)動名詞作表語,說明主語的內容,指一般性、經常性的動作。如:
his job is teaching english. 他的工作是教英語。(可以說成teaching english is his job.)
(2)現在分詞作表語,相當于形容詞,說明主語的性質;可有比較形式,亦可被very等副詞所修飾。如:
he was very amusing. 他很有趣。
skiing is more exciting than skating. 滑雪比溜冰更刺激。
2. 動詞-ing形式作定語
(1)動名詞作定語表示所修飾名詞的功能;被修飾的名詞與動名詞沒有邏輯上的主謂關系;可用“名詞+for+動名詞”來表達;動名詞通常只能位于所修飾的名詞前。如:
a swimming pool (=a pool for swimming) 游泳池
a walking stick (=a stick for walking) 手杖
(2)現在分詞作定語表示性質、特征、狀態或動作;被修飾的名詞與現在分詞在邏輯上有主謂關系;可換成定語從句來表達;單個的現在分詞作定語,常置于被修飾的名詞的前面;現在分詞短語作定語,須置于被修飾名詞的后面。如:
nobody can stop the running horse (=the horse that is running)。 沒有人能阻止那匹奔馬。(horse與running在邏輯上有主謂關系)
i know the man standing there (=who is standing there.)。 我認識站在那兒的那個人。(the man與standing there在邏輯上有主謂關系)
3. 動詞-ing形式用作賓語補足語。
(1)動詞-ing形式用作賓語補足語,賓語與補足語有主動關系,表示“動作正在發生(即處于發生的過程中)”。如:
she caught them stealing her apples. 她撞見他們偷她的蘋果。(them與stealing有主動關系;在“撞見”時,正在偷)
(2)試比較以下句子:
i saw the boy climb the wall. 我看見小孩爬墻。(強調爬墻這件事)
i saw the boy climbing the wall. 我看見小孩正在爬墻。(強調爬墻的情景)
七、背景知識介紹
查理-卓別林是著名的喜劇大師,他豐富的肢體語言使他在整個默片時代成為備受矚目的風云人物,也是默片時代的巨星。他所創造出來的流浪漢夏洛特的形象是家喻戶曉,他擅長塑造小人物,通過他們的遭遇來諷刺生活的現實。他的喜劇不但引人發笑,而且引人深思,有深刻的內涵。
1889年4月16日,卓別林誕生在英國倫敦的一個貧民區。他的父母都是喜劇演員,經常在倫敦的游藝場里演出。后來父母離異,生活十分貧苦。由于過度勞累,母親染上了喉炎,卓別林五歲那年,母親在一次演唱時,由于嗓音過于微弱,被觀眾哄下了舞臺。管事靈機一動,讓卓別林代替母親演出,卓別林故意用沙啞的嗓子學媽媽唱歌,沒想到觀眾卻大為欣賞,報以熱烈的掌聲。此后,卓別林就開始了他用肢體演出的生涯。
1977年12月25日,喜劇大師卓別林在瑞士科西耶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