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導學案
從對選舉法修改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認識論啟示?
【合作探究2】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幾千年的文明史是人類不斷地認識、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歷史,也是人與自然資源的矛盾不斷加深的歷史。在傳統農業社會,存在著人口與土地等資源的矛盾。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及人口數量的增加,人口與礦產資源的矛盾又進一步凸現出來。人口膨脹與自然資源短缺的矛盾,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要樹立人類的資源危機意識,促進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
結合材料,從認識論角度分析人與自然資源矛盾的變化,并從認識論角度就當前人與自然資源的矛盾提出解決思路。
課堂有效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真理的說法正確的是 ( )
、僬胬硎强陀^的,是標志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 ②真理的基本屬性是客觀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④真理只有一個,這一個真理能夠說明一切問題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對“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確的是 ( )
a 同一對象的不同認識中真理只有一個 b 真理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c 任何人都必須承認認識的真理性 d 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3、毛澤東說:“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边@說明 ( )
①認識具有反復性,人們對一事物的正確認識需要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②認識具有無限性,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發展的 ③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表明,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的前進或螺旋式的上升 ④真理性的認識要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4、辨析: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只要再多走一步,哪怕是向同一個方向邁出的一小步,真理就會變成謬誤。因此,真理是永恒的。
【課后拓展學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真理具有 ( ) ①具體性 ②全面性 ③條件性 ④客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