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了解國情 立足國情教學設計
(評析:以此進一步加深理解當時的錯誤做法是沒有正確認識基本國情。)
(2)正確認識和把握國情,是科學地制定和堅定地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基礎。(“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說明:讓學生說出基本路線是什么?“一個中心”是什么?“兩個基本點”是什么?/對于好學校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我國生產力落后的國情,引導學生概括出中心任務,再補充兩個基本點)
提問:為什么我黨要提出這樣的基本路線?
(說明:學生依據基本國情可以回答,社會主義國家所以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初級階段所以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動力就是改革開放)
(評析:通過看書、回答可以比較深刻的理解國情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黨的基本路線的關系,認識鄧小平理論的科學性,更好的理解黨的基本路線要堅持一百年不動搖,以及更深刻的意識到了解國情的重要性)
在這種立足國情的基本路線的指導下,對社會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我們來看一段錄像。
(說明:放視頻)
(評析:通過兩種不同路線對社會產生的影響的對比,讓學生更能感受建設社會主義應該切實從國情出發,而不能盲目行事。)
提問:可見了解國情,特別是立足國情制定方針、政策,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們青少年學生應該怎樣才能正確認識國情呢?
(說明:學生討論、充分發言,教師概括即可,不必拘泥于教材)
3.青年學生要把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切實放在中國國情上
學習歷史
關注新聞、時事
參加社會實踐等等
(精彩片斷)
學生活動(一)課前讓學生搜集了一些關于國情的資料和大政、方針、政策等,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后,讓學生說出為什么黨和國家要制定這樣的方針、政策等。可以采用分組,如一組講方針、政策,一組同學回答原因,教師引導回歸到基本國情,從而加深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
(方針、政策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計劃生育政策,男女平等政策等等,要是有當時的時事熱點問題更好)
學生活動(二)讓學生提出感到迷惑的社會問題,大家幫助分析。教師引導從國情出發考慮。
(如:為什么要大力鼓勵私有制經濟的發展?為什么國企要進行股份制改造?為什么要鼓勵外商在中國投資?為什么曾一度下調的利率又不斷上升了?為什么中國不稱霸?為什么不武力收服中國臺灣?為什么面對美國的挑釁不作出武力回應,任由他人欺負?等等,同樣要是有時事熱點問題更好)
(說明:通過以上兩個學生活動,充分讓學生提問題、談看法。)
(評析:這是本堂課的升華部分。讓學生在提問題、回答問題、相互交流、討論甚至辯論中,加深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更可幫助他們以后有意識的從國情角度去思考和處理遇到的社會問題。)
〔課堂小結〕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對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來說,要從實際出發,就是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來制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我們青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更應該從現在起就關注國情、了解國情、立足國情,將來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貢獻力量。
〔后感〕
本框題雖然是哲學唯物論知識,但具有很強的政治理論性,還結合了中國當代史的一些知識。雖然就知識本身而言,難度不是很大,在平常的教學中完全可以附加在前一框題講完,但要單獨作為一堂課來設計,并且還想設計為一堂能讓學生很感興趣的課,我冥思了很久,卻始終沒有在內容和形式間找到一個完美的結合點。于是,我還是選擇了重內容。希望通過最簡單和容易操作的形式能讓學生牢牢記住我國最基本的國情是什么,并能依此深深理解我黨方針、路線。如果在實際教學中能實現,那此教學設計的目標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