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用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看問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義,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解決問題抓住主要矛盾。2、通過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含義的學習,提高學生比較分析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全面的、一分為二的辯證分析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身邊事例的對比分析,使學生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掌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及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框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用對立統(tǒng)一觀點看問題的意識,能自覺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分析現(xiàn)實問題,堅持用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tǒng)一的認識方法認識事物。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 1、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tǒng)一的認識方法。 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重要原則。 教學難點: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 三、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學活動設計意圖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復習舊課復習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內容師問: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內容是什么?學生回答鞏固知識,承上啟下。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多媒體展示:圖片故事“小驢過河”文字說明:有一頭驢馱著一袋鹽過河,腳下一滑跌倒在水里,鹽遇水后很快溶化了,這頭驢站起來后頓覺輕松了不少,可謂是“春風得意驢蹄急”;過了幾天,這頭驢馱了一袋棉花過這條河,心想上次馱東西摔了一跤,省了不少力氣,這一次何不故技重演呢?于是故意跌倒在水里。棉花遇水到迅速吸水,重量一下子增加了好幾倍,當小驢滿懷期望繼續(xù)前行時,卻因不堪重負再也沒有從水里站起來。學生觀察、思考、回答:驢子為什么再也沒有從水里站起來?請用哲學觀點加以分析說明。 以圖片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學生通過分析,運用上節(jié)課的“矛盾特殊性”原理加以說明。從而導出其方法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先講第二目)講授新課 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教師在學生自學提綱的基礎上進行板書: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依據:矛盾特殊性原理)⑴含義 ⑵地位 ⑶意義教師提出:請同學們閱讀教材,解決以上3個問題。 學生上臺展示自學提綱。學生自主學習,識記知識點。掌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含義、地位、意義。由于本目的三個知識點在理解上沒有大的困難,主要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加以掌握。 多媒體展示:如果問下雨是好事還是壞事,很難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應當給出確定的條件。對于賣雨傘的人來說,就是好事;對于賣紙扇的人來說,就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