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教學設計
d、敲鐘—鐘 響
e、沖鋒陷陣——壯烈犧牲。
f、供求變化——價格漲跌。
g、經濟發展——政治進步。
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因果聯系的基本原理,那我們學習這個原理有什么用呢?或者說,因果聯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是什么呢?
4、掌握因果聯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
1)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和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
我們都知道蘋果落地的原因是萬有引力。現在的問題是: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看見蘋果落地
2、牛頓相信蘋果落地必有原因
3、牛頓平時就養成了尋因究果的思維習慣
原因分析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應該處處留心,善于觀察。具有探求因果關系的自覺意識和強烈愿望。要堅信,任何現象背后必有原因,要樹立尋根究底的認真精神和科學態度。
2)認識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神六發射與回收成功的原因何在?
決策和實施的高度自覺性和科學預見性。
經過了概念研究、工程方案設計和可行性研究、工程技術及經濟可行性論證等理論環節,充分考慮到各種可能的結果和變化。并確立了從準備到回收的十二個實施步驟。
想一想:“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體現了什么道理?
這句話體現了因果聯系的原理。它啟示我們任何現象都會引起一定的結果,我們應自覺預見事物的各種可能結果,促成希望的結果,避免不希望的結果。提高我們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課外思維拓展:
想一想:是不是所有可以用“因為……所以……”表達的事都是因果關系?
不是。現實中能夠用“因為……所以……”表述的關系并不都是因果關系。邏輯推理中的“條件和結論”與哲學中的“原因和結果”必須給予嚴格區分。
例:1、因為杯子里有水,所有我喝了水。
分析:杯子里的水本身不會“引起”我去喝,我喝是因為我口渴,我自身需要。是“我要喝,”而不是“水要我喝。”
再如:
1、時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條件,但時間不是事物產生的原因。
2、足球場是足球比賽的物質條件,但羅納爾多并不是因為足球場才比賽的。
3、“有水才行船”——水并不是行船的原因,而是條件。
4、唯物主義的基本結論是“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但世界的物質性絕不是由唯物主義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