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
復習提問
(1)發展的實質是什么?
(2)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舊事物?
(3)區分新舊事物的根本標準是什么?
(這三個問題前面第二課中已經學過,提出這幾個問題的目的一方面是復習舊知識,另一方面為今天學習、理解新知識服務。)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通過第一節和第二節的學習,分別研究了事物發展的原因和狀態,下面我們繼續研究事物發展的趨勢。
第三節 事物發展的趨勢(板書)
一、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板書)
在第二課中,我們已經知道,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即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所謂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發展前途的東西。相反,那些同客觀規律背道而馳、正在日趨滅亡的東西,則是舊事物。我們判斷一個事物是新還是舊,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有沒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
我們先來看看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怎樣的。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31頁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思考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什么?
1.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而發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板書)
(1)新事物必定要戰勝舊事物。(板書)
中國革命星火燎原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新事物必定要戰勝舊事物。
那么,新事物為什么必定能夠戰勝舊事物呢?
請同學們閱談教材第131頁第6自然段至第132頁第5自然段。思考教材分別從哪幾個方面,從理論和事實的角度分別說明新事物必定能夠戰勝舊事物。
(教師歸納講解。)
第一,因為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代表了事物的發展方向,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途,沒有什么力量能夠阻止它的成長壯大。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唐朝著名詩人自居易的成名之作,印證了新生事物不可戰勝這個顛撲不滅的真理。
下面我們補充一些事例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
例 1:在長達一億年的中生代,身軀龐大的恐龍到處橫行。背部骨板如刀山的劍龍,身披裝甲的甲龍,長十余米、重達八噸的霸王龍,真可謂稱王稱霸,不可一世。當時剛剛出現的哺乳動物看來卻是弱小的,只有現在的貓、鼠那么大。但是,它們卻能在生存競爭中戰勝這些龐然大物,從爬行類發展到哺乳類,這的確是生物進化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次革命。它所以是必然的,是由生物進化的客觀規律決定的。
例2:從中國的歷史來看,無論是袁世凱要當皇帝還是張勛復辟,以及江青夢想當女皇,這些反動派都企圖使歷史的車輪倒轉,但是結果怎么樣呢?他們都被歷史的車輪軋得粉碎。
第二,因為新事物具有舊事物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的,它拋棄了舊事物中消極的、過時的、腐朽的東西,吸取和發揚了舊事物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舊事物根本沒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內容。因而,它比舊事物具有更大的優越性。
第三,在社會領域里,還因為新事物從根本上符合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利益,因而必然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所以,新事物必定能夠戰勝舊事物,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新事物的發展前途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