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教案
第三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一、本課設計意圖
(一) 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 識記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理論來源。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即在實踐的基礎上實現的三個統一,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 理解
○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哲學作為思想文化范疇是對經濟和政治的反映,同時又反作用于經濟和政治;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代的關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有著深刻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對時代問題的科學解答,是時代精神的精華。由于當今時代仍然沒有超越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察問題的視域,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并沒有過時。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在實踐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它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產生了三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
(3) 運用
○運用哲學與經濟、政治和文化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說明哲學對社會變革和發展的先導作用。
○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分析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人類認識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根據19世紀中葉的社會歷史背景,分析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必然性。
46
2.能力目標
(1) 通過對哲學與時代精神關系的思考和學習,培養學生的時代感和使命感,使學生對社會歷史問題的觀察從一般的經驗層面上升到比較深刻的哲學層面,學會自覺地運用哲學理論觀察、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
(2) 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和基本特征的學習,培養學生鑒別理論是非的能力,進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分析和解決生活實踐中的問題。
(3) 通過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產生的三大理論成果的學習,培養學生運用發展的眼光觀察問題的能力,并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遇到的問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 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抽象的哲學”其實并不脫離時代,真正的哲學恰恰對時代問題的“理論解答”,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使學生關注時代,關注現實,熱愛生活。
(2) 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有著堅實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理論基礎,它是人類思想發展的結晶,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進而激發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 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觀點,要培養學生在實踐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科學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