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教案
62
4.德國古典哲學
德國古典哲學是指18世紀末到19世紀上半期德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哲學,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德國古典哲學是西方哲學思想發展的重要階段,它承前啟后,一方面繼承和總結了以往哲學思想發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開啟了現代哲學的大門,它的許多寶貴思想為后來的各種哲學流派所繼承和發展。德國古典哲學的代表人物中,除費爾巴哈外都是唯心主義者。德國古典哲學中的唯心主義哲學發揮了人的意識能動性方面,批判了以往唯物主義哲學的機械性和形而上學性,比較系統地提出辯證法的思想,這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巨大貢獻,這些思想也為馬克思主義科學實踐觀的提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費爾巴哈從人本主義出發,批判了宗教神學和唯心主義,恢復了唯物主義的王位,成為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向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中間環節。但費爾巴哈在恢復唯物主義的同時,卻沒有能夠真正繼承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優秀遺產,即辯證法的思想,因此他的唯物主義仍然具有以往舊唯物主義的局限性。德國古典哲學是德國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它從理論上論證了變革封建制度的必要性。同時,它的不徹底性體現了當時德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因為德國資產階級有兩個敵人,一個是封建貴族,一個是工人階級,所以,它既想通過革命發展資本主義,又害怕工人階級起來革它的命。想推翻封建秩序,發展資本主義,但自己力量不夠,又不想聯合群眾,這就決定了德國資產階級既要求革命又害怕革命,既反封建又向封建勢力妥協。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之一,深入研究德國古典哲學,對于我們準確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 人物介紹
費爾巴哈(1804一1872)
德國唯物主義哲學家。主要著作有《黑格爾哲學批判》《基督教的本質》《未來哲學原理》《宗教的本質》等。費爾巴哈從人本主義出發,批判了宗教神學和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費爾巴哈認為,自然界是唯一的實在,除了自然和人以外,什么也不存在,神和上帝不過是人自身的本質的虛幻的反映,神學的秘密是人本學。同時,費爾巴哈又指出,黑格爾哲學把絕對精神作為世界的本原就是思辨神學,它顛倒了思維與存在的真實關系。費爾巴哈在批判兩者的基礎上建立了人本唯物主義。他認為,無論是基督教的上帝,還是黑格爾的絕對精神都是人類自身本質的顛倒的表現,人才是哲學和世界的秘密,人和連同作為人的基礎的自然應該是新哲學的最高對象。費爾巴哈這種人本唯物主義思想對于馬克思早年由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轉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費爾巴哈哲學的缺陷在于他對人的理解是一種抽象的理解,他不理解人的實踐活動,因此他看不到人的現實性、社會性和歷史性,這也導致了他在歷史觀中的唯心主義。
63
(三) 相關資源選輯
1.《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是馬克思于1845年春寫的一份筆記,生前未發表。恩格斯于1888年將它作為《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的附錄首次發表。(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l卷,第2版。)全文共11條,言簡意賅,是馬克思主義形成過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提綱中,馬克思第一次把科學的實踐觀點作為新舊唯物主義的分界線,指出費爾巴哈和一切舊唯物主義的缺點在于不了解實踐活動在認識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馬克思把實踐的觀點引進了認識論,正確地解決了認識對實踐的依賴關系,揭示了革命的實踐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決定作用。馬克思還用實踐的觀點理解人類社會,批判了唯心史觀,提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提綱還提出了新哲學的任務和使命,指出tt哲學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提綱是馬克思對以前提出的基本原理的總結和發展,概括了新世界觀的主要思想。恩格斯稱它是“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