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教案
馬克思主義哲學之前的辯證法思想主要是與唯心主義結合在一起。這種唯心主義認為精神和意識是認識世界的可靠出發點,并以精神和意識的能動活動為基礎,把整個世界的發展納人到精神和意識的領域之內?梢姡ㄐ闹髁x的辯證法是一種意識的辯證法或精神的辯證法,而不是實踐的辯證法,也不是世界自身的辯證法,因此這種辯證法缺少現實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哲學在內容上的不同,就在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實踐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統一。同時,馬克思主義哲學關心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現實歷史和人類社會,關心人類苦難和人類解放。
探究活動5(教材第20頁):關于哲學的階級性和科學性關系問題“你認為哪種說法是正確的,為什么?科學性和階級性能否統一?在什么情況下二者不能統一,在什么情況下二者能夠統一7”
59
此探究活動是為了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性質是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可以讓學生分析材料中的兩種觀點,并說明為什么第二種觀點是正確的。因為無產階級的利益是和歷史發展方向相一致的,越是科學地揭示社會歷史發展規律,越是符合無產階級利益。因此,科學性和革命性統一的基礎就是階級利益要與歷史發展方向相一致,否則就無法統一。
教師在講解第二段內容時可以參考“相關疑難問題解答”,并以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言加以說明。
五、教學評價建議
(一) 評價方式建議
對本課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時,可以采用以下基本方式。
1.課堂提問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兩個目都是在討論這個問題,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設置的問題要緊密圍繞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展開。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時,要看學生是否抓住了這個核心,特別是在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和發展時。同時,還要堅持開放性的原則,特別是在講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時。因為本課首次向學生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使學生建立起最初步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概念框架,因此要使學生在概念上保持一定的確定性、穩定性。同時,又要使學生看到哲學概念的開放性和流動性,這樣才能引導學生進入真正的哲學思維。失去了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概念開放性的理解,就容易使學生陷入“要么是,要么不是”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的課堂回答作出評價時,要保持開放的態度,避免“要么對,要么錯”的機械性,給學生以自由發揮的余地。
2.做讀書筆記
從本課起,學生開始正式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生除了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外,還可以讓學生閱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經典原著,做讀書筆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做筆記的情況對其作出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可以激發學生自己探索、自己學習和自己動腦的能力,也可以使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風格和氣質產生直接經驗,進而產生進一步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熱情。
3.行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