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教案
第一框,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本課的核心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人類認識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即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發展及其特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從理論上明確哲學與時代的關系,這就是第一框的主題。圍繞這一主題,我們設計了兩個目。
48
第一目為“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是從哲學的內容來源于時代看“哲學與時代”的關系。第二目為“社會變革的先導”,是從哲學對時代的反作用來看“哲學與時代”的關系。
第一目,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這一目包括兩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從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原理說明哲學屬于思想文化范疇,是對一定時代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反映。第二自然段進一步指出什么是真正的哲學,真正的哲學是對社會生活的正確反映,是對時代精神的敏銳把握,因此說,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第二目,社會變革的先導。這一目包括三個自然段,講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進而說明哲學可以反作用于時代。它具體化為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哲學對時代的批判功能,即哲學通過對社會的弊端、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另一個方面是哲學對時代的塑造引導功能,即哲學可以預見和指明未來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引導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第二框,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這一框是本課的落腳點,主要是從“哲學與時代”的關系角度,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基本特征和發展。這一框分為三個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第一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這一目主要是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得以產生的三個基礎來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即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適應時代的產物,它是對時代主題的科學解答。
第二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這一目重在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實踐的基礎上實現了三個統一,即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統一、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這三個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于以往一切舊哲學的基本特征,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哲學史上所實現的偉大變革。三個統一的關鍵在于實踐的觀點。
第三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這一目主要是從哲學與時代關系的視角,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說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理論。
2.本課探究活動的設計意圖
第一框,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第一目,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此目設計了一個探究活動。
這一探究活動是為了說明任何哲學都是為了解決自己時代的課題和任務而產生的,都是自己時代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產物。共有兩問。第一問主要是讓學生通過閱讀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出現的歷史背景,從中體會到百家爭鳴在戰國時期出現決不是偶然的,它是戰國時期的各種社會矛盾的反映,是戰國時期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產物。第二問主要是讓學生在第一問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思想文化的發展和經濟發展、社會變革之間的關系,即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決定一定形態的文化,一定形態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