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教案
(2) 從哲學的研究對象來看,以往的哲學總是企圖站在科學之上創造一個包羅萬象的知識體系,想窮盡一切知識,因而必然有許多不科學的成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正確地解決了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的關系,明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的普遍本質與普遍規律是哲學的研究對象。這樣,它以具體科學為基礎,對世界的普遍本質和普遍規律進行研究,才使哲學成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3) 從內容上看,以往的哲學,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分離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則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往的哲學在自然觀上是唯物的,但在歷史上是唯心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則把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高度統一起來。
(4) 從哲學使命上看,以往的哲學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去解釋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不僅要科學地解釋世界,更強調要革命地改造世界,強調哲學要為實踐服務,強調自己是無產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實踐的基礎上把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征。
(5)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來看,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不自封為最終完成的知識體系,而把自己看作是一門創造性的科學,它隨著實踐與科學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完善和發展。
3.實踐的觀點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為什么說實踐的觀點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如何在實踐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統一、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的,這個問題以往的教科書沒有深入討論,新教材把實踐的觀點提升到重要地位是吸收了我國近些年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新成果。這個問題既是重點也是難點。說它是難點,就在于以往我們僅僅把實踐和認識聯系在一起,而、沒有看到實踐的觀點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含義是十分廣泛的,它不僅僅是一個認識論概念。。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理解了實踐的觀點,就可以提綱挈領,把握住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旨。新教材吸收了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哲學發展的新成果,突破了認識論,把實踐的觀點提升到首要地位,把它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出發點,這對于我們重新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相關鏈接”部分從三個方面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實踐的觀點。
首先,從哲學基本原理來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從人的實踐活動出發去理解人與世界的關系,這樣就擺脫了舊唯物主義對世界的直觀理解,也擺脫了唯心主義立足于精神對世界的抽象理解。同時,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哲學主題的轉換,舊哲學探討那些與人的實踐活動無關的形而上的東西(上帝、實體、絕對精神),而馬克思主義哲學關心那些與人的實踐活動相關的現實歷史和社會,關心人在社會歷史的苦難以及人的解放。其次,在歷史觀中,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實踐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各種政治、文化現象都建立在這個深層基礎之上。同時,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實踐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由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實踐引發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這樣,馬克思主義哲學就在實踐觀點的基礎上把唯物主義貫徹到了歷史觀中。最后,從認識論來看,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問題的把握擺脫了許多在純認識論領域內的無謂爭論,把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各種結論既來源于實踐,又復歸于實踐,接受實踐的檢驗,目的在于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