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里的社會公德 學案
①文明禮貌 ②助人為樂 ③愛護公物 ④保護環境 ⑤遵紀守法
a.②③④⑤ b. ①④⑤ c.①⑤ d.⑤
一個時期以來,“某某到此一游”等字樣屢建全國各景點。長城更是深受其害。XX年11月4日,中國長城學會和八達嶺長城管理委員會聯合發起為長城“整容”的活動,向社會征集去除長城墻體字跡的方案。回答5~6題。
5.在旅游景點景物上亂刻亂畫等不道德行為的存在,從反面警示我們 ( )
①是否養成了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體現著一個人的文明素養
②能不能普遍遵守社會公德,體現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
③愛護公物是我國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
④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普遍下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 為長城“整容”的活動,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在提出各種“整容”方案的同時,紛紛強調,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保護長城的問題,最重要的是 ( )
a.運用法律手段嚴懲亂刻亂畫者
b.設立“涂鴉板”,供游客刻字、留言
c.采用高科技手段,如設置攝像頭全程監控
d.提高人們社會公德素養和文明游覽、愛護文物的意識
7.社會公德的特點有 ( )
①基礎性 ②專業性 ③全民性 ④強制性 ⑤一定的強制性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 為弘揚社會公德,倡導文明新風,從XX年12月3日起,中央電視臺聯合央視國際和新浪網發起了“最缺乏公德的行為”調查活動。根據投票結果,排出了十種“最缺乏公德的行為”。依次是:向窗外扔污物;上公共汽車不排隊,一擁而上;旅游景點、名勝古跡上亂寫亂刻;寵物隨地大小便,主人不清理;行人翻欄桿、隨意穿行馬路;下雨天開車濺濕行人;公交車上,年輕人不主動給老弱病殘孕讓座;傳播垃圾電子郵件、手機短信;看電影、演出時,大聲說話、喧嘩、到處走動;在街上亂吐口香糖。
12月7日至30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在《新聞30分》中開設子欄目《公德鏡》,根據網友提供的線索,用鏡頭記錄生動鮮活的缺乏公德行為和清新怡人的文明新風。
(1)結合材料,根據你的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有背社會公德的行為或現象?在自己日常言行中,存在哪些有背社會公德的現象?(請列舉)
(2)中央電視臺開展“最缺乏公德的行為”調查活動和開播《公德鏡》的意義何在?
(3)我們應當從哪些方面加強社會公德修養,成為一個有公德的文明人?
答案點撥
問題研討
社會公德是公共生活中需要全民共同遵守的道德,社會道德的這種公共性是其他道德不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