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里的社會公德 學案
課時作業
1. a(點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是社會公德的重要內容。)
2. c(點撥:社會公德在于全體社會成員,不分階級、階層、職業等,都要遵守這些道德規范。)
3. d(點撥:調整公共場所的各種關系,維護公眾利益,需要相應的公德,其內容涉及公共秩序、公共衛生、公共環境、公共設施。)
4. d(點撥:要緊緊抓住“既是法律規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和每個公民應盡的道德義務”這一指導語,即可選出d項。)
5. a(點撥:④表述錯誤,應選a項。)
6. d(點撥:a、b、c均不符合題意,且觀點不盡正確。)
7. b(點撥:社會公德是為社會全體成員所共同遵守,并且共同維護的,具有全民性。社會公德的準則都規定明確,簡單易行,具有基礎性。社會公德既要靠教育,也要靠一定的強制性的行政手段,二者相結合,因而具有一定的強制性。)
8.(1)①例如:給無人售票車投假幣、殘幣;開車反道超車、突然并道、占線行駛;行人不走人行道;在超市里偷吃偷嘗;飯堂買餐加塞兒、不排隊;在站牌、電話亭上貼小廣告;機動車在社區里亂鳴笛;網絡語言不文明,聊天室謾罵等等。②略。
(2)①借助于媒體的力量,通過一系列活動,將人們身邊種種不文明行為予以曝光,能夠起到較好的社會警示作用。②通過對不文明行為及其危害的剖析,深化人們對加強社會公德修養的認識,激發全社會改善身邊公共秩序和社會風氣的強烈愿望。③在曝光缺乏公德行為的同時,倡導清新怡人的文明新風,提高了人們對社會公德的辨別能力,促使人們在道德實踐中追求高尚的社會公德,摒棄丑陋的不道德行為。
(3)①牢固樹立公德觀念。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充滿愛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遵守公德,人人有責。②自覺踐行公德規范。要消除身邊的不公德行為,首先自己不做有違公德的事,遇見缺乏公德的人或者事要予以批評制止,最終形成良好的社會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