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做人 道德為先
(1)小林和孫某的行為,有什么異同點?
(2)評析二人的行為,從中找出道德與法律的聯系和差別。
【合作探究2】XX年5月,在上海世博會上,韓國總統李明博接受采訪時說,世博會開幕式不僅具有中國的傳統特色,還很好地與國際性色彩相結合。韓國作為中國的近鄰,與中國有著密切的關系。中韓建交XX年來,兩國關系自各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發展。并對今后合作重點提出了包括擴大人文交流,將XX年、XX年分別定為中國訪問年和韓國訪問年的建議,這為兩國進行文化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回答:
(1)中韓文化交流對于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有何意義?
(2)我們對待韓國道德建設的經驗和文明成果,應堅持什么態度?
【課堂有效訓練】
1、人們常用“道德法庭”老強調道德規范的作用,而到的審判的“法庭”就在人們內心里和社會輿論中。這個比喻說明了道德與法律有異同點,你能結合上面的漫畫作出進一步的解釋嗎?
2、叢飛——感動中國人物,XX年又被評為全國助人為樂模范。原名張崇,1969年10月生于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莊臺鎮。初二輟學,后進入某銀行擔任出納,帶薪考入沈陽音樂學院,1992年畢業后到廣州闖蕩,兩年后來到深圳。1994年8月應邀參加重慶舉行的一次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開始長達XX年的慈善資助。截至目前,已經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178名貧困兒童。先后被授予“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愛心市民”、“深圳市愛心大使”等稱號。XX年4月被診斷為胃癌,進入深圳市人民醫院治療。5月27日在病床上加入中國共產黨。
根據材料,談談高尚道德對一個人的成功和幸福有什么作用?
【課后拓展學案】
1、要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到XX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輔相成。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
材料體現了什么觀點?請對此觀點進行簡要的分析。
2、“八榮八恥”涵蓋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容,是中華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鮮明表達,為公民道德建設豎起了新的標桿。
結合材料,運用道德建設的有關知識說明我們應該怎樣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參考答案
【課內探究學案】
【合作探究1】(1)小林和孫某都是通過不正當的途徑謀取自身利益,對他人、對社會產生不利影響。所不同的是,小林違反了考試紀律,可以通過批評教育的方式幫其改正,對他人也沒有造成嚴重后果;而孫某的行為則觸犯了法律,屬于違法行為,對他人也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后果。
(2)道德與法律相輔相成,都是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都對人的行為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二者又有區別:首先,二者產生的時間與評價標準不同。道德自人類社會產生后就始終存在,它的評價標準是人的利益所決定的善惡、榮辱觀念;而法律是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后產生的,反映和代表著統治階級的意志。其次,二者發生作用的方式不同。道德主要通過個人良心、風俗習慣和社會輿論,通過教育、批評和自省等方式起作用;而法律一經國家制定或認可,就由國家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憑借國家權力強制施行。第三,二者調節的范圍不同。道德幾乎涉及人的所有社會關系、所有行為;而法律調節范圍要小得多,主要涉及那些主要的、基本的社會關系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