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養與知識文化修養教學設計
[從容說課]
本框是文化生活的落腳點,全書的落腳點。本框題設計突破傳統的道德教育,更強調直面生活中的道德沖突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讓道德準則內化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本框題分為三目:第一目“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沖突”指生活節奏變化帶來了人們一些思想道德沖突,思想道德沖突要求我們加強自身知識文化修養、思想道德修養。第二目及第三目是解決道德沖突的途徑,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文化知識修養,涉及兩者的含義、關系。難點在于闡述產生道德沖突的原因及面對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沖突,如何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基礎上,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標,重點在于弄清楚思想道德修養和文化知識修養的關系。
[教育教學目標]
1、 知識:①了解產生道德沖突的原因,認識解決道德沖突的重要途徑,認識文化知識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的關系。
② 明白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會通過正確的途徑切實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
2、 能力;① 正確分析當今社會生活中存在著的思想道德沖突,認識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給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帶來的沖擊挑戰。
② 面對生活中的道德沖突,提高自己明辨是非能力及在實踐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努力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國家和人民的人。
②追求道德生活不是一種痛苦選擇,而是自我愉悅的過程。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思想道德修養與知識文化修養關系
難點:在于闡述產生道德沖突原因及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沖突,如何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基礎上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標。
[教法學法指引]
新課標強調學生參與,注重老師的引導。道德教育不是一件易事,學生對此也是麻木感覺,如何調動他們的情感,打動他們,使他們認識到:道德不僅是社會對個人的要求,同時也是個人內心安定生活的需要,因此在教學設計中該如何去引導學生,選擇什么材料去引導,設置什么樣的問題引導,對知識如何重新處理是上好這堂課的關鍵。
① 情景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幻燈片)圖片、錄像、展示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沖突。
② 課堂討論法。關于怎樣正確認識“思想道德的差異反映為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差異”的問題,展開課堂討論,進而明確改造主觀世界的重要性。
③ 啟發式教學,啟發學生思考對道德沖突時如何判斷選擇。
④ 體驗式教學,讓學生體驗思想道德價值。
⑤ 準備學習提綱,釋疑解惑,采用列舉法、歸納法、講授法、讀書指導法相結合。
學生學法:自我閱讀法、列舉法、討論法、歸納法等自主學習法。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情景導入)
材料顯示:展示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沖突引發學生思考。
鏡頭一:小張與小李就讀高中,兩個是很好的朋友,期末考試,、兩個又是鄰桌,小張要小李讓答案給他看,小李不給,并報告了老師,小張說小李出賣朋友,小李遭到一些同學的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