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生活中選擇 學案
在文化生活中選擇 學案[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識記:(1)落后文化與腐朽文化的涵義及其表現、危害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特點
理解:(1)當前文化背景的復雜性
(2)在當前背景下存在落后文化與腐朽文化的原因
(3)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容
分析:(1)結合當前社會生活中封建迷信及表現,分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危害
(2)結合國家的文化建設,分析主旋律文化的作用及地位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辯證分析能力,分析我國文化市場中存在的落后文化現象
(2)培養學生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的能力,使學生對當前靠現代手段傳播的落后文化與腐朽文化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反對封建迷信,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教學過程]
1.思維探究: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歡慶節日的方式和習慣都不盡相同,展現了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你知道本地人是如何過春節的嗎?請你列舉其中的一些方式、習慣并說說你是如何看待這些現象的。
說明:春節習俗的各具特色反映了文化的多樣性,但其中也有一些習俗如燒香拜神等滲透了落后文化的影響。陽光下也會存在陰影,在復雜的文化背景下,我們要提高對文化的鑒別能力,在現實文化生活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2.教師精講(提綱):
(一)陽光下的陰影:
1、表現:
(1)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蔓延,污染文化環境,危害社會;
(2)不能把握正確的航向,是非觀念模糊,良莠不分。
2、要求:
提高辨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強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二)、提高眼力、拒絕污染
1、落后文化:
(1)含義:各種帶有迷信、愚昧、頹廢、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2)表現:常常以傳統習俗的形式表現出來。
(3)措施:通過科學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2、腐朽文化:
(1)含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淫穢色情文化等。
(2)危害:
腐蝕人們的精神世界、侵蝕民族精神、阻礙先進生產力發展、危害社會主義事業。
(3)措施:堅決抵制、依法取締。
3、存在的原因:
(1)封建思想的殘余和舊的習慣勢力根深蒂固;
(2)西方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沖擊;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導致的不同社會群體價值取向、文化選擇的多樣化;
(4)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誘發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圖等現象。
(三)、奏響主旋律:文化激蕩看主導
1、加強社會主義建設的必要性:各種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蕩,客觀上要求加強社會主義建設。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主導作用:
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2)地位保證:
(3)光明前景:
(4)重要內容: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
3.師生互動:近幾年每年“九-一八”的這一天,都有大量的商鋪開張大吉和大量的新人結婚大典,因為在率先富起來的廣東,“九-一八”的粵語發音是“就要發”,還有人堂而皇之掛出大幅標語:“九-一八”是個好日子。但也有例外,XX年的9月18日,正逢中秋佳節,又是雙休日,全國有很多對新人本擬定在這一天舉行婚禮,但后來又不約而同改在9月17日提前完婚。有新人告訴記者,婚禮日期本來選定了,可后來想起來是“國恥日”,他和新娘就決定把婚期改了,雖然改訂酒店頗費了點周折,但是覺得心里踏實。可是也有人認為:自己結婚、開鋪選什么日子是自己的事,與別人沒有關系。對此你是怎么看的?請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