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生活中選擇》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教材使用人教版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八課《走進文化生活》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選擇”的內容。本框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如何看待多樣化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消費;面對紛繁復雜的文化現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選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認識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二)學生分析:
經過高中前一階段的學習,由于在教學中體現高中政治新課標的基本要求,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了形式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所以學生普遍提高了對政治科的學習興趣,克服了學習中的畏難情緒、已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能對一些簡單的社會現象進行初步的分析并得出結論。
(三)設計思想:
對于文化是學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它時時刻刻存在與我們的身邊,但是又是容易被學生所忽略的,因此,在設計方法上始終讓學生去感受、體驗、觀察,用它們自己的眼睛來判斷是與非,正確與錯誤,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先進文化的魅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響。具體設計如下:一是在充分挖掘教材資源的基礎上,嘗試對學生的學習資源(教材、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等資源)進行整合;二是在尊重教材的基本結構基礎上,細節部分進行適當的調整;三是引導學生進行新的學習方式(情景體驗法、合作探究法、對比法)嘗試;四是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設備,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識記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涵義;理解文化多樣性與倡導主旋律的關系;辨識各種文化現象,正確進行文化選擇認識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培養學生感受體驗觀察的能力、搜集處理社會信息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合作學習、溝通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
以問題討論為主線,設計探究式教學;以場景再現作依托,設計情景式教學;以平等交往為前提,設計互動式教學。以達到學生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認識的兩次飛躍,即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又用理性認識去指導實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堅信只有健康向上的文化,才能對我們的成長起到積極的作用,認識到落后文化和腐朽的文化的危害,并做到自覺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表現及其原因
(六)課前準備:
老師搜集與本課內容有關的音像、圖片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
(七)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陽光下的陰影
1、文化生活的多樣性
2、提高眼力拒絕污染的必要性
(二)提高眼力 拒絕污染
1、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含義、表現、危害
2、在我國社會主義國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
3、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措施
(三)奏響主旋律:文化激蕩看主導
1、社會主義文化在人民大眾的文化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四)知識升華 讓學生自己展示課前收集到的當地人過春節的方式和習慣的素材,老師再展示收集到四幅漫畫、引導學生結合課本p 90活動探究二